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北京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D.南京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大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东八区和西三区区时差8+3=11小时,并且西三区在东八区的西侧,所以西三区此时的时间为7日11时26分-11时=0时26分,故B正确。
【小题2】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该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A错误;越来越接近于1月初的近日点,速度越来越快B正确;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所以对于北半球各地昼长将越来越短,日出时刻越来越晚C错误;北半球各地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远,所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D错误。
【小题3】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主要是通过遥感影像来获取植被的生长状况。
考点:考查区时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3S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C和D在同一纬线上,A、C、D三点所差经度数相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
(2)这一天,C点的昼长为_______小时,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
(3)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_______。 (4)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5)此时,赤道上既是白昼又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什么?
(6)此时新一天在全球的范围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70°E,20°S 15:20
(2) 6 70°S 及其以南
(3) 昼短夜长 西北
(4)从20°S向南北两侧递减
(5)从20°W往东到l60°E
(6)从l10°W往东到l80°
本题解析:
(1)根据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图中夹角为70°,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所以AB为晨线,C点所在经线为20°W,则直射点的经度为70°E。
(2)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所以AC之间经度间隔为90°,C和D在同一纬线上,A、C、D三点所差经度数相同,所以D点此时地方时为9:00,为日出,则D点所在纬线白昼时间为9小时。出现极昼的范围是70°S 及其以南地区。
(3)太阳直射北半球,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方向,所以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4)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0°S,所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20°S向南北两侧递减。
(5)根据图示:赤道上白昼的经度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所以两者之间重合。
(6)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00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根据20°W的地方时为6:00,0:00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10°W,所以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l10°W往东到l80°。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四地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
1.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地中位于最南边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1.B
2.D
3.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若图示为某日①②③④⑤五地的昼长状况,则五地中( )
A.①地与⑤地的纬度数值相等
B.②地的自转角速度大于④地
C.③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
D.①地一定位于北半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②两地昼长夜短,位于同半球且①地纬度高于②地;45两地昼短夜长,位于同半球,且④地纬度低于⑤地;①②两地和④⑤两地位于不同半球;③地昼长为①②小时,位于赤道上。①地昼长和⑤地昼长之和为24小时,说明这两地位于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②地的自转角速度小于④地;③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
据图中信息回答16-17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 )
A.当日15:10
B.当日3:10
C.次日15:10
D.次日3:10
【小题2】P地位于T地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小题1】根据图示昼半球的平分线为72.5°E,应为12时,则计算北京时间即可。
【小题2】根据两地的经纬度位置:T(30°N,10°W),P地出现极夜,判断位于北极圈内,经度为72.5°E,判断P地位于T地的东北。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