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A.此时P地地方时是12时 B.此时在P地可观察到太阳位于正北方地平线上 C.该日P地正午太阳高度约是Q地的2倍 D.该日P地昼长是Q地的2倍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8月7日太阳直射北半球,8月7日与6月22日大约相差45天,太阳直射点约4天移动1个纬度,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约为北纬12度;P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约为78°。选B正确。
【小题2】由图可知,P地刚好出现极昼,P地地方时为0:00,在P地可观察到太阳位于正北方地平线上;P点纬度比Q点高,则Q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大;P地极昼,Q的纬度不知,不能确定P地昼长是Q地的2倍。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A.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B.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C.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磁暴”使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要注意区别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的概念及对地球的影响。选项A和D都是太阳活动的结果。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一旦这些高速带电粒子流闯入地球,与地球大气发生摩擦,燃烧发出光亮,又受地球磁场捕获,在高纬度地区形成极光。选项B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的原因主要是其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致热。煤和石油是地质年代被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能。首先是绿色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成为动物的食物;其次生物经过地质作用埋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同时具备其他一些条件,就形成化石燃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A.核裂变反应
B.核聚变反应
C.可燃性气体燃烧
D.色球爆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释放能量,其巨大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氢核聚变。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