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农田里稻谷飘香 B.泰晤士河上的船装满小麦准备出口到印度 C.汽车正将大量甘蔗运往制糖厂 D.沿途看到许多奶牛场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显示,此时该地物体影子朝向正北偏东15°,说明此时太阳位于该地正南偏西15°的位置,因地球自转速度为15°/小时,因此太阳视运动速度为15°/小时,太阳位于该地正南方上空时为该地正午(12:00),此时为13:00。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比该地区时早8小时,为21时。
【小题2】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光热不足,不适宜水稻、小麦、甘蔗生产,而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加之该地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乳畜业发达,沿途可能看到许多奶牛场。
考点:太阳视运动、区时计算、农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C和D在同一纬线上,A、D、C三点所差经度数相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北京时间为 。
(2)这一天,C点的昼长为 小时,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
(3)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
(4)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5)此时,赤道上既是白昼又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什么?
参考答案:(20分)
(1) 70°E,20°S (4分) 15:20(2分)
(2) 6 (2分) 70°S 及其以南 (2分)
(3) 昼短夜长(2分) 30°(2分)
(4) 从20°S向南北递减(2分)
(5)从20°W往东到160°E(4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表示此时为近日点即1月初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AB为晨线。20°W地方时为6时,计算出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70°E。根据晨线与赤道夹角为70°即晨线与经线的夹角为20°,推断太阳直射在20°S上。由此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根据20°W地方时为6时,可计算出北京时间。
第(2)题,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可以推断出A点纬度为70°N,经度为70°E。A、C、D三点所差经度数相同,可知D点位于25°E,地方时为9时,而D点此时位于晨线上,求出当日昼长为6小时,C和D在同一纬线上,所以C点昼长也是6小时。
第(3)题,北京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方,影子在西北方。
第(4)题,该日太阳直射在20°S,正午太阳高度从该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第(5)题,在赤道上,从20°W向东到160°E的范围是白昼,与东半球的范围正好吻合。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即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2)明确昼长=(12-日出)*2。(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4)明确东半球的范围20°W向东到160°E。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根据有关地理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D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最少的是____(填写字母)地。主要判断依据是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CEFG四地中,年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填写字母)地。其中,年均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填写
? 字母)地,据此判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是____(填写字母)地。
(3)在A、B、C、D、E、F、G七地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填写字母)地,主要判断依据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推广使用太阳能热
? 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晴天少
(2)E;G;G
(3)A;A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
(4)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易受天气影响,能量不稳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大甲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乙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回答(10分)
(1)在甲图中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甲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EF为__________(晨线或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