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图》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1—4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坡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的比较。等高距相同,则垂直相对高度相同,比例尺越大,代表的实地距离越小,水平距离越小,坡度越大。图③为图上1cm代表实地10km,图④为1cm代表50km,所以比例尺最大的为①,最小的为④。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N山脉是我国(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C.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温带草原地区与温带荒漠地区分界线
【小题2】P所在的平原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黑土流失严重,肥力不足
B.地势低洼,积水严重
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D.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
【小题3】图中P所在的平原( )
A.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B.盛产大豆、高粱、冬小麦、水稻、玉米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
D.地势大致西高东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图为我国东北地区。N山脉是大兴安岭,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分界线大约与贺兰山一线重合。
【小题2】P所在平原为松嫩平原,纬度位置高,热量不足,作物为一年一熟;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作物为一年两舒到一年三熟;所以P所在平原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A项东北地区黑土有一定流失,但土壤肥力还是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BD选项不能够作为单位面积产量低的原因。
【小题3】A项中伏旱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A错;B项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及南方地区,东北地区应为春小麦,B错;C项当地地广人稀,实行大机械化生产,属于商品谷物农业;D项由图中等值线可判断出河流整体流向为自西向东,所以地势为西高东低,D对。
考点:区域定位、中国主要分界线、农业区位因素、等值线与地形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地球的表面积是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C.5.1亿立方千米
D.5.1平方千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利用地球的半径6371,根据球面的表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的地理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