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A.29日 B.31日 C.1日 D.3日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该天气系统影响,则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形成明显的降水过程,故判断为冷锋过境。
小题2:根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可知道,该天气为冷锋过境,气温和气压的转折点31日,所以该天气系统过境的时间为31日。根据图示降水出现的时间也可判断为31日该天气系统到达衡水。所以答案为B选项。
小题3: 根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可知道,该天气为冷锋过境,多低温雨雪天气,由于气温降低人们取暖用电用气增多,所以此期间城市用电用气量在增加,不是减少。所以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1)冷锋过境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有明显的降水过程。(2)冷锋过境导致气温明显下降,故应导致城市用电、用气量上升。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 “某山地海拔高度与降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
A.南坡1500-2500 m
B.南坡2500 m以上
C.北坡500-2200 m
D.北坡2200 m以上
【小题2】关于该山地南北坡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坡为背风坡
B.北坡云量较大
C.南坡日较差大
D.北坡光照充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示可以看出:南坡随着海拔增高,降水增多,到2500米,降水最多;超过2500米后,降水开始减少;北坡随着高度增加降水增加,到2500米以上降水少。选B正确。
【小题2】图中同一海拔高度,南坡降水大于北坡,说明南坡是迎风坡,北坡是背风坡;北坡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光照充足;南坡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日较差小。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山地垂直带。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扇形百分比图,其气候类型为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图示获取信息,气温百分比图显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下的月份占全年的 1/4,月平均气温在 23℃以上的月份占全年的 1/4,月降水量在 100 mm以上的月份占全年的 1/6,即两个月,由此可以判断该地地处温带,四季分明,降水集中,为温带季风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甲、乙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终年高温,盛行_____气流。
(2)图1中G带的风向是________,图2中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全年受该风带控制的是 (甲/乙)城市,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由于气压带、风带随________南北移动而移动,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控制,气候特点是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1)赤道低压带,上升
(2)西南,乙,终年温和多雨
(3)太阳直射点,B,高温少雨,伏旱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气压带分布位置:A位于赤道附近,故判断为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是由于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故形成上升气流而近地面形成低压。(2)图示G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为盛行西风带,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属于西南风;亚欧大陆的西部,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则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结合甲乙两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分布判断,甲城市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乙城市终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是由于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影响;地中海气候是由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即图1中的B气压带控制,故高温少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而形成伏旱。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影响和气候类型的判断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和移动规律,并能结合不同气压带风带的气候特征判断对各地气候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1953-2008 年1 、2 月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 ~3 题。
1.影响该地区此季节降水量常年偏少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起伏?
D.海陆位置
2.曾有一首诗歌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的肥沃。目前,导致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
A.轮荒耕种?
B.开发湿地?
C.不合理灌溉?
D.过度开垦
3.该季节,华北平原盐碱地的水盐运动状况是
[?]
A.盐分稳定?
B.淋盐?
C.返盐?
D.含盐量最高
参考答案:1、B
2、D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考点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