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A.甲 B.乙 C.丙 D.丁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轮廓和图中注记可知,乙河口是扎伊尔河口,河口地区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河口处泥沙不易沉积,A正确。中游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携带到河口的泥沙少,B正确。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C正确。流域面积大,流量大,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强,D不正确,选D。
【小题2】读图可知,甲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故A错;乙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故B错;丙地区位于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的,故河流的补给水源与西风带有关,C对;丁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故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主要的河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受①气压带和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小题2】当气压带③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B.南亚盛行东北风
C.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①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②风带是东北信风带,受其交替控制形成的是热带草原气候,B对。地中海气候是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A错。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C错。热带沙漠气候是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D错。
【小题2】气压带③是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时,北半球大陆是高压控制,海洋是低压控制。正值北半球冬季,北京盛行西北风,A错。南亚盛行东北风,B对。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C.错。我国东南沿海不受台风影响,D错。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成因,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 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睛,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烧一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据此完成以下1—3题。
1、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①沙尘暴天气、②冷锋过境、③台风过境、④寒潮侵袭、⑤气旋过境
[? ]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2、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 ]
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
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
D、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3、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太湖平原
参考答案:1、D
2、B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乙为测得的图甲中L河流一水文站连续两日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L河流量变化如图乙所示的主要原因( )
A.连续暴雨
B.气压变化
C.气温变化
D.连续阴雨
【小题2】正常年份,该季节流域农作物易遭受( )
A.融雪洪涝
B.伏旱
C.暴雨洪涝
D.病虫害
【小题3】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判定,当地典型的自然景观为( )
A.硬叶林
B.草原
C.针阔混交林
D.荒漠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乙图可以看出,该河的流量在正午之后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在日出前达到一个最低值,可以看出,流量的变化规律与气温变化规律一致。
【小题2】从经纬度位置可以看出,L河位于我国东北山区。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春季积雪融化,成为河流的重要补给形式,补给量受气温高低影响。在此流域,冬季的积雪集中在春季融化,形成春汛,易造成涝灾。
【小题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典型植被为针阔混交林。
考点:河流补给形式。地域分异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考点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