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宇宙中的地球》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是氧、硅、铝。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震的破坏性。震源越浅,破坏越大;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所以排除②、③,应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如下图虚线代表甲、乙两地同一天物影影长及朝向的时间变化,据此回答题。
1.甲、乙两地2.当乙地物影朝正南时,北京的地方时恰为23时,则乙位于北京的哪个方向
A.均位于北半球
B.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C.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D.均位于南半球
E.西北
F.东北
G.东南
H.西南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甲地影子一天都朝南,说明甲地位于北极点,且为极昼,太阳直射北半球。乙地一天都有影子,说明也出现极昼,应在北半球。
2.乙地物影朝正南时,影子最长说明太阳高度最小,地方时应为0(24)时,北京的地方时恰为23时,所以此地位于北京的东北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日影朝向问题。
点评:本题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甲地影子一天都朝南,说明甲地位于北极点,且为极昼,太阳直射北半球。乙地一天都有影子,说明也出现极昼,应在北半球。(2)乙地物影朝正南时,影子最长说明太阳高度最小,地方时应为0(24)时,北京的地方时恰为23时,所以此地位于北京的东北方向。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四幅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A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B图根据自转方向逆时针判断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则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C图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D图根据自转方向顺时针判断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则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冬至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E和F波说法正确的是( )
A.E为纵波
B.F为横波
C.E能穿过液体
D.F能穿过液体
【小题2】图中①表示(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小题3】岩石圈包括( )
A.①顶部
B.②的全部
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③外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仔细读图,注意横轴、竖轴分别表示的内容与数值变化。由图可知在地球表层F波的速度大于E波;结合地震波的特点可知,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传播,而且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F波为纵波,能穿过液体;故选项D正确。
【小题2】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是莫霍面界面,地幔与地核之间是古登堡面界面,故选项A正确。
【小题3】岩石圈是地球上部软流层之上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中软流层以上部分,由图中地震波的速度变化可知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人口增长与人口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