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
B、月球上没有大气层,也就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
C、在天体系统中,月球所在的地月系和木卫系层次相同
D、月球是小行星带中质量较大的天体
2、单选题 2007年11月26日9时40分许,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在未来一年时间里,“嫦娥一号”卫星将不断地传回各种探测数据。结合学过知识,回答1—2题。
1、在月面图像上,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大小不一的月海和环形山,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月球遭遇小天体撞击后形成的
B.月球上缺少地球大气一样的天然屏障
C.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图形
D.月球上存在大小不一的海洋和环形山地
2、据报道:月球上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温差可超过350℃。最主要原因是
[? ]
A.月球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月球上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C.月球表面重力小,没有大气
D.月球上的一天时间比地球长
3、综合题 读日、月、地运行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地球以每天约1°的速度在轨道上自西向东运行。当地球从A运行至B时,月球正好自M1至M2绕地球公转了一周。

(1)根据天文观察,月球每24小时在其公转轨道上运行约13.2°。这样,月球完成绕地球一周的周期大约是____天。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东移动了_____________度。
(2)月球运行过程中朝向地球的月面几乎是不变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运行到图中B位置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清晨观察天空,从时间先后比较,该月相的出现比太阳升起的时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地球先后运行到A与C两个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时间间隔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月。
(5)月球从M2位置运行到M3位置约需2天多,据图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2007年11月26日9时40分许,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在未来一年时间里,“嫦娥一号”卫星将不断地传回各种探测数据。结合学过知识,回答1—2题。
1、在月面图像上,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大小不一的月海和环形山,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月球遭遇小天体撞击后形成的
B.月球上缺少地球大气一样的天然屏障
C.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图形
D.月球上存在大小不一的海洋和环形山地
2、据报道:月球上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温差可超过350℃。最主要原因是
[? ]
A.月球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月球上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C.月球表面重力小,没有大气
D.月球上的一天时间比地球长
5、单选题 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千年一遇的日全食将在我国的长江流域上演。目前,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嘉兴、杭州、上海、安徽的铜陵等城市成为“日全食经济圈”。读“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的地区示意图”,根据材料回答1~3题。

1、日全食现象发生时
[? ]
A、太阳、月球、地球在一直线上
B、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到一条直线附近
C、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
D、太阳位于月球与地球之间
2、此次日食发生时,旅游者在日食带地区拍摄到的自然景观照片,天空背景的蔚蓝色逐步变得灰蒙蒙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
A、保温作用的增加
B、反射作用的增强
C、折射作用的减弱
D、散射作用的减弱
3、对“日全食经济圈”的理解,最合理的是
[? ]
A、日全食对农业经济的促进
B、日食观测商品销量猛增
C、以日食为主题的文化场馆建设
D、观测日食带来的旅游收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