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我国西北各族人民在治理荒漠化,改善自然条件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荒漠化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2)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治沙工程方法是
A.实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都是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B.我国“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的实施,可以彻底解决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
C.由于沙障固沙成本高、费工大,而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又不高,所以不适合采用这种措施
D.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沙拐枣、马尾松等都是优良固沙植物
E.钻孔深栽
F.设置沙障固沙
G.飞机播种
H.小流域综合治理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 “三北”防护林是有效措施之一,不会完全解决问题,沙障固沙是很有效的方法,带来的环境价值远高于经济价值,马尾松不是固沙植物,选A。
(2)沙障固沙是我国独创的先进治沙方法。选B。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我国资源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资源调配示意图
(1)图中A、B、C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工程”“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工程”。
(2)简析我国实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客观原因。
(3)图中B调运的能源是___________,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C线工程的实施,首先要抓好调出地及沿线的____________工作和调入地的____________工作。
参考答案:(1)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2)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人口分布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3)水电?该区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转换处,落差大
(4)保水?节水
本题解析:由于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大,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同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也十分明显,总体上呈现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经济地理格局不适应。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本题要求从区域差异的角度,了解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现状、原因和必要性。
分析现实问题,是目前高考复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博鳌原为濒临南海的小城镇,它完整地保存了热带水域的原始生态。2001年2月初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为世人瞩目。200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凸显了亚洲国家和地区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共识。
材料二?下图为海南岛区域简图和博鳌镇景观图

图6
(l)该岛北界为____(海峡),是我国的____(边缘海或内海),位于________经济地带。(6分)
(2:)A处是____盐场,简述该盐场的形成原因。(6分)
(3)B城市为我国在建的卫星发射基地,请列举我国其他三个已建卫星发射基地。并写出其所在省区的简称。(6分)
(4)试分析博鳌被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1)琼州海峡?内海?东部
(2)莺歌海①位于东南季风(夏季风)及台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光照强(晴天多),蒸发旺盛,利于晒盐②地形平坦开阔。
(3)西昌一川太原一晋酒泉一甘(陇)
(4)①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
②博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③地处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本题解析:此题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一个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博鳌成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与博鳌良好的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中国的崛起有关。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黄淮海平原棉区与新疆棉区,共同的优势条件,错误的是(?)
A.夏季高温,生长期较长
B.光照充足,收摘期雨水少
C.沙质土壤
D.夏季多雨,水源充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省(区)与其对应的名称中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省级行政区的轮廓与名称。其A轮廓是陕西。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