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下面甲城的地理位置图(左图)和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2.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A.商业用地
B.公园绿地
C.居住用地
D.行政用地
E.远离河流可防止水污染
F.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可减轻大气污染
G.远离居住区可减弱噪声污染
H.远离农田可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三大功能区的比较

城市功能区中占地面积最广的住宅区,居住用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考查工业区布局与风向之间的关系。该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省南京市。该地为季风气候,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可减轻大气污染。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近,则地球上会
A.没有生命
B.只有分子
C.只有晶体和固体物质
D.没有液态水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近,则单位时间内获得太阳能量太多,地球温度过高,液态水难以存在;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近,则地球表面物质受到太阳引力太大,分子能量巨大,难以聚合在一起,大气分子会脱离地球飞向行星际空间,地球周围难以形成适合厚度的大气,则生命难以诞生。由上分析可知A、D为正确选项。
考点:日地距离远近的影响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日地距离远近对地球影响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1984年12月,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写道:“中国有十亿人口,八亿以上是农民。假若中国要在20年后有足以炫耀的经济表现,以我个人保守的估计,在这20年间必须要有3、4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这个大搬迁牵涉的数目等于80个现在广州市的人口。这个迁徙过程中,小市镇会扩大,新城市会出现,而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会近2亿人!读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1.材料中,经济学家张五常所分析的农民迁徙过程中,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人口近2亿人,他的说法属于2.有人认为,如果农民大量进城,会造成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带来不可估计的严重后果(比如,贫民窟增多、社会混乱、就业压力增大等等),对此,根据现实和所学内容加以判断3.从世界城市化进程和特点来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试分析客观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B.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C.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域扩散的过程
D.以上都不对
E.这种说法对,引起社会混乱,造成经济下滑
F.这种说法错误,农民都进了城,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会有任何问题
G.这种说法片面,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
H.小城镇建设加快
I.有利于经济发展
G.这种说法对,农民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生产水平低,教育文化水平低,不利于城市化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不能加快城市化的发展
我国大城市太少,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我国城市化水平合适,有利于城市的郊区化
参考答案:1. A
2. C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
1.材料反映人口城市化过程。
2.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既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但也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故材料的观点较片面。
3.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故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故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较低。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甲、乙两图分别是我国两个省会城市附近的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题。
1.根据图中信息,有关甲乙两地农业的正确叙述是2.有关甲乙两地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附近是我国位置最北的商品粮基地
B.乙地附近有我国位置最东的商品粮基地
C.甲地附近的农业基地的机械化程度很高
D.乙地附近的立体农业非常发达
E.甲地的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雄厚
F.乙地的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G.国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乙地先于甲地
H.在两城市的水运交通方面,乙地优于甲地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甲位于哈尔滨附近,乙位于广州附近。甲位于松嫩平原,我国最北的商品粮基地为三江平原;三江平原也是我国位置最懂的商品粮基地;甲区域土地规模大,较为平坦适合机械化耕作;珠江三角洲主要以基塘农业为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甲乙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基础好。乙地为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水运发达。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据新华社电,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0年9月29日宣布,天文学家新发现一颗新行星,这颗行星围绕天秤星座内名为Gliese 581的红矮星(恒星的一种)运行,距地球约20光年(189.21万亿千米),公转周期约为37个地球日。回答问题。
1.新发现的行星属于2.科学家不止一次报告过发现太阳系外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但按美联社说法,先前发现的那些行星后来证明不太适合生命存在,而这颗行星明显处于“宜居带”。有关“宜居带”是指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地月系
E.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较高
F.恒星温度适中
G.星球上可能存在气态水
H.行星距离恒星远近合适的区域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
1.材料反映该行星距离地球约20光年,故判断已经不在太阳系范围,而位于银河系。
2.宜居带主要是指行星距离恒星的距离适中,决定了行星具有适宜的温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