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十)
2019-12-27 01:09:24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图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暴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根据气压分布形成分析,甲地位于冷锋附近,受冷锋影响出现阴雨天气;乙地位于暖锋后方,天气应是雨过天晴;丙地晴朗,是受反气旋控制;丁地附近等压线较稀疏,风力并不强,无明显上升气流。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读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 , F ,I 。(3分)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 。(2分)图中I的作用是 。(2分) (3)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主要原因是: 。(4分) (4)如果夜晚多云,人工制造烟雾防御冻害所起到的作用将变 (大或小)。(2分)
参考答案: (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大气的削弱作用 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多云的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低,故气温日较差较小(2分) (4)小
本题解析: (1)由图可知,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方向来判断:图中字母A代表太阳辐射,F代表地面辐射,I代表大气逆辐射。 (2)从数量上看,A>D,由于大气的削弱作用,并不是所有的太阳辐射都到达了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一共有三种方式: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吸收作用表现在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反射作用表现在较大颗粒的尘埃,还有云层对太阳光的反射,没有选择性。散射作用主要是大气分子,还有微小的尘埃 对波长较短的可见光,例如蓝光紫光四面八方的散射,还有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还有小水滴 对各种波长散射。图中I为大气逆辐射,其主要作用是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根据所学知识: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主要原因是多云的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气温不太高;晚上大气逆辐射把大部分热量又返还给地面,使气温不太低,故气温日较差较小。 (4)如果夜晚多云,人工制造烟雾防御冻害所起到的作用将变小,云层本身就增加了大气逆辐射。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2010年10月底,中国专家组在塞内加尔(N地所在国)的水稻种植项目获得重大技术突破,杂交水稻新品种喜获成功,这将为更多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解决粮食危机带来希望。 材料三 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其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的最南端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23″S,35°44′31″E),最北端在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35°00′E)。下表和下图分别示意多多马和基塔莱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资料。近年来马赛人迁徙的地区植被退化严重。
| 气候类型
| 干季
| 湿季
| 多多马
| 热带草原气候
| 5~10月
| 11月~次年3月
| 基塔莱
| 11月~次年4月
| 4~10月
|
 【小题1】说出非洲南部大陆东岸与西岸年均温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分) 【小题2】判断M地的气候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3分) 【小题3】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在塞内加尔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优势气候条件和将面临的限制性人为条件。(6分) 【小题4】马赛人一年中游牧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其原因。(6分) 【小题5】请结合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分析非洲热带草原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东岸比西岸气温高;原因: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高,西岸受寒流影响气温低。 【小题2】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地处热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较多,形成湿季;冬半年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形成干季。 【小题3】优势气候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限制性人为条件: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饮食习惯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 【小题4】马赛人5-10月往北迁移,11月-次年4月往南迁移。原因: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经过的地区分别是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区干湿季节交替出现,干季时草原一片枯黄,湿季是草原一片葱绿;5-10月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11月-次年4月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马赛人总是迁徙到草原葱绿的地区。 【小题5】非洲热带草原地区因为滥垦草原,过度放牧,对草原造成破坏,从而产生草原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洋流对周边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故东岸比西岸气温高。 【小题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M地所在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干季是由东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湿季是由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 【小题3】读题可知,回答分为两方面:优势气候条件为水热组合情况和将面临的限制性人为条件为技术、生产设备、种植经验、水利设施等不利条件。 【小题4】根据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且南北半球干湿季节时间相反回答该题。 【小题5】热带草原由于分干湿两季,干季降水极少,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显著,而人类的不合理行为加剧了这种现象; 考点:洋流对流经地区气候的影响,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形成原因和气候特征,由于人类不合理行为导致的热带草原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
 小题1:M地的气温最可能是 A.3.4℃ B.4.6℃ C.5.3℃ D.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