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两国轮廓图,回答问题:
1.两国所在的大洲是:2.关于甲、乙两国地理特征等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
B.北美洲
C.欧洲
D.非洲
E.甲国主要属热带雨林气候,乙国主要属热带草原气候
F.甲国濒临加勒比海,乙国处在地中海之滨
G.以两国的西北角为海运的起止点,同等的航程下,从甲到乙所花的时间比从乙到甲要长
H.两国均处东半球,但甲国面积略小于乙国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定位。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乙均位于非洲。
2.图示甲位于非洲中部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乙位于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图示甲国跨经纬度较乙图小很多,说明甲图面积较乙图小很多;从刚果盆地的甲到乙逆几内亚湾暖流和加纳利寒流,故从甲到乙所花的时间比从乙到甲要长。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题。
1.图中阴影区域是世界某粮食作物的产区,其农产品为2.2011年10月,甲国遭遇50年来最严重洪灾,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大豆
B.稻米
C.玉米
D.小麦
E.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
F.受台风的影响,降水量大
G.受东北季风和地形的共同作用
H.受西南季风和地形的共同作用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阴影区域多为东南亚沿海平原地区,是世界上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域。
2.图中甲国为泰国,泰国北部为山区,南部是低平的湄南河平原地形上易于洪水的聚集再加上该国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西南季风强的时候容易形成洪水。故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东南亚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以东南亚区域图为载体,考查了水稻种植业的分布、洪灾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在作答时应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并综合归纳。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MN山脉的正确叙述是2.关于甲地地形区的正确叙述是3.图示国家是世界粮食出口国之一,但出口量不稳的原因是
A.是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是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C.是两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D.是两种不同植被的分界线
E.是欧洲面积最大的平原
F.是河流冲积而成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G.是欧洲波罗的海南岸的中欧平原
H.是欧洲国家中面积最大的中西伯利亚高原
I.人多耕地少,政策限制大量出口
G.大量粮食用作饲料发展畜牧业
纬度高,热量不足,粮食产量不稳
地处高纬,水源短缺,冬季断流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1.结合该山脉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为乌拉尔山脉,为亚欧分界线。
2.甲地位于乌拉尔山脉以西,为东欧平原,故A项正确。
3.图示国家为俄罗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纬度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故农业生产不稳定。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下面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题。
1.Q地气候类型是2.P、S两地纬度大致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3.E、F、P三地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E.纬度位置
F.海陆位置
G.洋流
H.地形
I.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G.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垂直地域分异
非地带性分异
参考答案:1. C
2. D
3. A
本题解析:1.试题分析:读图可知Q地位于南美洲的亚热带地区的东部沿海,此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选C。
2.试题分析:P、S两地都位于盛行西风带,P地位于山地的西侧,属于温带海洋气候,而S地位于山地的东侧,受山地的阻挡,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影响二者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故选D。
3.试题分析:E、F、P三地自然带分布是沿纬度变化的方向南北更替,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A。
考点:南美洲
点评:本组题考查南美洲的气候类型及成因、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识记南美洲的气候分布,理解其成因,掌握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