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五艘航天载人飞船——神州十号。王亚平太空授课的北京时间是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C
【小题5】A
本题解析:
【小题1】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为6月19日21时04分,所以要想全程收看本次“太空授课”的现场直播,他最迟必须在当地时间19日21时04分打开电视机,所以本题A正确。
【小题2】太阳活动中的耀斑暴发,带电粒子流可以干扰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使信号中断所以本题C正确。
【小题3】神舟十号发射(6月11日)到6月20日10时04分“太空授课”太阳运行至春分点(3月21日)和夏至点(6月22日)之间,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所以本题B正确。
【小题4】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五艘航天载人飞船——神州十号。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运动,没有到达最北端,所以孝感(32°N)正午太阳高度没有达到全年最大,A错;北半球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昼长达全年最长,B错;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纬度越高,昼越长,C正确;6月11日太阳直射点没有到达北回归线,所以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D错,所以本题C正确。
【小题5】太空授课时间是6月份,接近夏至日,北半球是夏半年,北极圈附近有极昼现象。图B、C晨昏线过极点,与经线重合,是二分日,错;D图显示南极附近是极昼现象,D错所以本题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分二至日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变化情况表”。据此回答问题。
日期 | 90°N | 70°N | 50°N | 30°N | 0° | 30°S | 50°S | 70°S | 90°S |
3月 21日 | 0 | 316 | 593 | 799 | 923 | 799 | 593 | 316 | 0 |
6月 22日 | 1110 | 1043 | 1020 | 1005 | 814 | 450 | 170 | 0 | 0 |
9月 23日 | 0 | 312 | 586 | 789 | 912 | 789 | 586 | 312 | 0 |
12月 22日 | 0 | 0 | 181 | 480 | 869 | 1073 | 1089 | 1114 | 1185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小题1: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66.5°S以南地区出现极夜,故天文辐射量为0。
小题2: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一年中为直射点距离50°N最远的一天,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故天文辐射量最少。
小题3: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但北极和南极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相同,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北极太阳辐射达到最大,但地球公转位于远日点附近,而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南极地区太阳辐射量达到最大值,但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故北极的太阳辐射最大值小于南极。
小题4:结合上题分析,正午太阳高度、日地距离和昼夜长短是影响天文辐射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海口市(20°N)某中学操场旗杆杆影顶端位置某月两日目变化图,O点为旗杆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题意,“某月”最有可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小题2】该月海口市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昼长逐渐延长
C.日出时刻先提前后推迟
D.有两次太阳直射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杆影的方向变化,杆影朝向与日出方向相反,所以图示月份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应是夏季。月初时有几日正午杆影朝北,说明直射点在20°N以南,月底时正午杆影朝南,说明直射点在20°N以北。所以最可能是6月份,B对。
【小题2】海口市的纬度是20°N,所以结合前面图的分析,太阳直射点北移时,昼长增长,日出提前。6月22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时,昼长缩短,日出时刻推迟。所以海口市的日出时刻先后推迟,C对。月底时正午杆影朝南,说明太阳直射点仍在20°N以北,正向南移,但未到20°N纬线,所以只有一次直射,D错。
考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与影子方向变化,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读日照图 ,完成下列问题。(8分)
(1)该图表示的是 (北半球节气)的日照情况。
(2)ACE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
(3)在图中A.B.C.D四点中,其中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同时日出(或日落)的有 ,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4)C点的地方时为 点,D点的地方时为 点。
参考答案:
(1)冬至日
(2)昏线
(3)D B AB C
(4)18 14
本题解析:
(1)读图,图中北极圈及以内是极夜现象,说明是冬至日。
(2)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过ACE线,是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以ACE线是昏线。
(3)图中A.B.C.D四点中,昼长由南向北递减,所以其中昼最长的是 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B,同一经线上的点地方时相同,所以可能同时日出(或日落)的有AB.,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最大的是C。
(4)赤道上始终是6点日出, 18点日落,C点的地方时为18点。根据等份原则,图中经线一份间隔经度差30°,即相差2个小时,西边的时间晚,所以D点的地方时为14时 。
考点:日照图基本知识,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地球运动基本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太阳对地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