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37分)棕榈油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它是油棕榈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油棕榈树是一种喜光热、好水忌涝的植物。印度尼西亚是世界重要的油棕果生产国,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二战后,世界新兴的油棕榈林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2008年5月,印尼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地理形势与苏门答腊岛地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折翼雨林----印尼原始森林破坏景观

(1)指出苏门答腊岛山脉的走向并说明判断理由。(8分)
(2)解释印度尼西亚河流众多且而短小的原由。(8分)
(3)分析二战后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新兴油棕榈树主要种植区的原因(10分)
(4)简述印度尼西亚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的理由。(11分)
参考答案:
(1)走向:西北—东南向。(2分)
原因:山脉是流域的分水岭;(必,2 分)河流多呈西南东北流向与山脉走向垂直(2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 分)
(2)苏岛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降水丰富(2分),地表径流量大,河流发育且数量多(2分),岛屿面积有限,呈狭长轮廓(2分),岛屿中部多山地,河流入海距离短。(2分)
(3)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带,终年高温多雨,(2分)日照较强;(2分)多山地的地形利于排水(2分);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对外出口、(2分)能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2分)。
(4)大面积开发油棕榈林必然导致雨林的毁坏,(2分)这将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2分)自然灾害的频发,(2分)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变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2分);单纯地出口棕油产品附加值低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分)。
本题解析:
(1)山脉走向即为分水岭走向。河流源头即为分水岭。结合图中经纬网,可判断山脉直射为西北—东南走向。
(2)河流众多与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有关,河流短小与岛屿面积有限有关。苏岛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河流发育且数量多,岛屿面积有限,呈狭长轮廓,岛屿中部多山地,河流入海距离短。
(3)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农业科技、劳动力、政策等。结合题中材料可有针对性的作答。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带,终年高温多雨,日照较强;多山地的地形利于排水;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对外出口、能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
(4)利用好植被中热带雨林被破坏的景观图信息。大面积开发油棕林导致雨林的毁坏,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自然灾害的频发,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出口棕油产品附加值低。
考点:地形、水系特征、农业区位因素、雨林破坏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是
[?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雨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华北平原2012 年2 月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图(单位:m ),读图回答1~2 题。

1.关于华北平原地下水埋深的特点
[?]
A.沿海浅,内地深?
B.有河浅,无河深?
C.农村浅,城市深?
D.南部浅,北部深
2.关于唐山附近地下水埋深特点的成因,理解正确的是
[?]
A.离海近,海水倒灌,导致埋深较浅
B.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C.地势高,导致埋深较深
D.无河流水补给,使埋深较深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以下水循环的各环节中,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蒸发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大气降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判断下列有关地理现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乙村可看到甲村
B.A处能形成壮观的瀑布
C.图示区域最高处海拔超过900米
D.河流下游段自西北向东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