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水的运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A.温度高 B.温度低 C.温度一样高 D.无法判断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现象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且箭头方向随季节变化而呈现相反的现象,表示的地理事物最有可能的是季风。
【小题2】北纬30°同一大洋东岸和西岸分别受寒流和暖流影响,分别具有降温和增温作用,因此大洋东岸的海水比西岸的海水温度低。
考点:季风、洋流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不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3毫米/年。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二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使该流域出现许多生态和社会问题,请提出解决该河段断流现象的一些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近年来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简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游来水逐年减少,甚至出现多年无径流现象。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上游水库的拦蓄;上游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大量增加。
(2)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退耕还草还牧;发展节水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力种草植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干流统一调配水资源等。
(3)土地的荒漠化自然原因: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气候持续干旱);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不合理开采矿产。(答四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水库调洪蓄洪功能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图中a缩短,b减小,则下列叙述可能成立的是
A.水库下游径流变化减小
B.下游不易发生洪涝灾害
C.水库中泥沙淤积不断增多
D.水库上游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小题2】若我国某大河(外流河)中上游修建多座调洪蓄洪功能为主的水库,则
A.枯水期下游流水搬运能力下降
B.入海水量总量大幅减少
C.下游河床抬升
D.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水库泥沙不断淤积水库的库容不断减少,水库削峰补枯的能力下降,b值在变小,洪峰出现的时间在缩短,a值缩短。故C正确。
【小题2】若该大河中上游修建多座水库,则泥沙大量淤积库区,河口泥沙淤积量减少,三角洲面积增速将减缓。故D正确。
考点:考查水库的调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组成海陆间循环的组合是(?)
A.A→B
B.A→C→D→E
C.F→D→G
D.I→D→G
小题2:图中如果表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
B.夏
C.秋
D.冬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图中C为水汽输送,E为地表径流,ACDEHG实现了海陆间水循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我国夏季东南风是把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所以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它使陆地水资源得以更新。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水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