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河流流域是指河流的汇水区域,流域界线一般以山脊、山峰为界。反映其以单一指标为划分的主要依据。
小题2:图示甲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降水少,故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A错误;乙处位于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B错误;丙地区位于黄河下游,由于地上河危害,故洪涝之后多发,C错误;由于黄河流域环境问题产生的一大原因是植被的破坏,故恢复地表植被是治理整个流域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D正确。。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主要区域界线分布和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并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城市数量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城市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受地形影响形成东多西少的特点
B、受气候影响形成南多北少的特点
C、受交通影响形成北多南少的特点
D、受经济影响形成南多北少的特点
2、为平衡我国城市分布,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是
[? ]
A、大力发展东部城市,扩大辐射作用
B、大力发展中小城镇,促进城乡一体化
C、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提高城市化水平
D、振兴东北老基地,增强大城市活力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
A.甘肃省
B.江苏省
C.贵州省
D.海南省
小题2: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
A.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B.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小题1: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
小题2: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与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