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四幅省区轮廓图中可以判定①、②、③、④分别是江西、河南、吉林、甘肃。在给定的四个省区中只有吉林位于辽宁的北部,故选C。
小题2:河南才有一个嵩山少林寺。故选B
小题3:结合四个省区的相对位置可知,只有江西的位置最靠近南方,吉林最靠近北方,甘肃靠近最西端,河南位于四个省区的中部地带,故选A
小题4:在这四个省区中,甘肃北邻内蒙古自治区、西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靠宁夏回族自治区,符合题目的要求,故选D
点评:本组题要求考生能在熟悉地判断各省区轮廓图的前提下,必须熟悉各省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试题是属于中档偏难的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17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完成问题
小题1: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小题2: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小题3: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根据图示区域的海拔及河湖广布特点,该区域应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从地形剖面图上看,该地形区的河流是地上河,应为河流的中、下游。则流水沉积作用明显。
小题2:在河流的中、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沉积,长年累月形成“地上河”,排水不畅,则洪涝灾害多发。
小题3:见第1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四幅图为我国四条河流月平均径流量合成图,阴影部分为径流量,其中具有典型东北山区河流特点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流量最大的特征:形成双汛,春季因季节性积雪融水而形成的春汛和7、8月因大气降水而形成的夏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决定我国东部地区雨季早晚的主导因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
B.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
D.地势高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夏季风的进退是决定我国东部地区雨季早晚的主导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东部地区雨季早晚的主导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面我国沿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山脉①②③④中,属于我国地势二三级分界线是?
A.①
B.③
C.②
D.④
小题2:甲地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A.水能、风能
B.生物能、核能
C.太阳能、地热能
D.天然气、石油
小题3:乙地区发生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冬季气温较高
B.土壤肥沃
C.太阳光照强
D.冬春季节较湿润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海拔高度判断,①位于我国第一阶梯,青藏高原上,不是阶梯分界,A错。 ③位于110°E和32°N的交点,是巫山山脉,属于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B对。②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属于第一、二阶梯分界线,C错。④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是阶梯分界线,D错。
小题2: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热能丰富。C对。青藏高原内部地势起伏小,水流落差小,水能少,A错。高原上生态环境脆弱,植被少,生物能少。甲地经济落后 ,科技水平低,不适宜核电发展,B错。天然气、石油是常规能源,不是新能源,D错。
小题3:根据经纬度判断,乙地区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四周高山的阻挡,冬季冷空气难以影响到乙地,所以冬季气温较高,A对。土壤不是气候条件,B错。四川盆地地形闭塞,云雾较多,太阳辐射比同纬度地区弱,C错。乙地位于季风区,降水以夏、秋季节为主,冬春季节少,D错。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与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