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中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分布图,其中甲、乙两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典型地区。

(1)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两地水土流失成因的差异。(6分)
(2)水土流失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危害?(4分)
参考答案:(1)不同点:甲地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千沟万壑),土质疏松,(垂直解理发育);乙地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势崎岖不平),土层浅薄。(6分)
(2)使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河湖淤积,易发生洪涝灾害;气候变干,植被减少;区域生态环境恶化。(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1)图示甲位于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地表千沟万壑等原因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而乙位于云贵高原,由于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故水土流失严重。(2)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从对土壤、河流和局部气候、自然灾害等方面影响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小华利用暑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面左图,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右侧地形剖面示意图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2009年12月7~18日,192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及政府首脑在哥本哈根参加了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商定新的协议。
材料二:
中国近50年平均气温变化分布图。
(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请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近5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与西北地区气温变化的差异及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为实现减排目标、走低碳之路献计献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增高。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均能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加剧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2)气温上升的幅度西北地区大于东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大陆性强,增温的幅度大。
(3)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去冬今春,我国大部分地区多次出现强沙尘暴,滚滚黄沙越过秦岭大巴山,对四川盆地部分城市天气情况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北方部分大城市大气污染加重
B.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C.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D.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