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12-27 01:48:14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题。
  小题1:2010年,造成安徽省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旱灾 B.雪灾 C.台风 D.洪涝
| 小题2:2010年底到2011年初,安徽省可能出现的突出自然灾害有( ) A.洪涝 B.雪灾 C.台风 D.旱灾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示可直接看出,造成2010年安徽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雪灾。 小题2:2010年底,安徽省气温高于多年当月气温的距平值,而降水远小于多年当月降水距平值,所以蒸发旺盛,逐渐演变形成旱灾。 点评:本题难度低,能抓住图示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该地图的气温、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判断与自然灾害形成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雷暴和闪电是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某城市雷暴月均分布图和闪电相对频率时间分布曲线。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该城市雷暴的时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雷暴易造成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说出预防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时间分布不均衡。(2分)月份分布:雷暴主要发生在5-9月份,月平均雷暴日超过9天; 11、12、1 、2月份基本没有雷电发生。日雷暴分布:11时—18时为高峰期,其他时间相对较弱。(2分)太阳辐射强,地面温度高,对流旺盛。(2分)(共6分) (2)给高大建筑安装避雷针,做好森林防火准备,阴雨天不要站在高处和大树下,不打手机、上网、看电视等(4分)
本题解析: (1)描述某地理事物时间分布特征主要从宏观分布是不是均匀,主要分布在那个时间段来描述,由图可知雷暴时间分布不均,分年分布及日分布,主要分布在5-9月份夏半年地,冬半年分布较少,日分布主要分布在白天的11时—18时。原因应从地理事物雷暴产生条件与该地自然环境进行分析。两者相结合,说明与太阳辐射有密切。 (2)预防措施主要从应避免去雷暴高发地去,如山顶,树阴下等。另一方面就是生活中对雷暴有诱发的因素,如手机,看电视等。还有就是给高大的建筑物安避雷针。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字母的位置填写下表。
 (2)上述字母中,位于我国沿海灾害带的是_______________,位于沿江灾害带的是_____________。 (3)影响我国的各类灾害带,除沿海灾害带、沿江灾害带外,还有____________灾害带,造成损失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部。 (4)上述内容表现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见下表:

(2)A;C、E (3)山前;东 (4)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地域差异大的特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修建大型水库,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水灾 B.旱灾 C.地震 D.寒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修建水库使地下岩层的承受压力变大,容易引发水库地震。修建水库是防治流域内水旱灾害的工程性措施;而修建水库能调节气候,故与寒潮的发生没有直接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主要掌握修建水库与水旱灾害、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即可判断。本题还可结合具体的案例如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长江三峡和我国横断山区等地区的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内容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读图完成5—6题。
 小题1: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板块碰撞 B.板块张裂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