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夏季某日,深圳受台风的影响,先吹东北风,后风力加强,狂风暴雨,两天后吹西南风,风力减小,说明台风中心在(?)
A 向南移动? B 向北移动? C 向东移动? D 向西移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台风周围的风向。深圳吹东北风,台风中心位于其南方;两天后吹西南风,说明台风中心位于其北方,说明台风中心向北移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 下图是太平洋沿岸北部简图。1980年5月18日早晨,落基山脉的圣海伦斯火山爆发,火山灰烟蔽天空,高温空气使大量冰川熔化并摧毁无数生物。据此并读图,完成1—2题。

1、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大部分会吹向哪一方向?
[?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地火山爆发后产生的气象灾害是
[? ]
A、滑坡
B、暴雨
C、洪涝
D、干旱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能够“缩小”灾情,主要是因为? (? )
①有能力建设防灾系统?②灾害发生时能迅速救援?
③能够把自然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④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相同破坏程度的自然灾害,在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因有防灾系统,灾前预防、灾时迅速救援等可使灾情“缩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对自然灾害防御的影响即可判断。注意可结合排除法分析,其他选项明显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孕灾环境的构成,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大气圈?②岩石圈?③水圈?④生物圈?⑤受灾体?⑥灾情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孕灾环境即自然环境的构成,为大气圈、水汽、岩石圈和生物圈。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某地区位于川东三峡库区的腹心地段,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多为褶皱山地,地下常有软硬相间的岩层。

(1)指出该地区滑坡危险性最严重的自然、人类活动致灾因子。(4分)
(2)说明该地区滑坡发生次数与坡度的关系,并从滑坡危险性的外在因素分析:怎样避免和降低坡度对滑坡危险性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自然因子:坡度(2分) 人为因子:土地利用。(2分)
(2)关系:坡度为20°~35°时,最有利于滑坡的发生;(1分)而坡度小于20°和大于40°的地区滑坡发生较少。(1分)
避免措施:坡度20°以上的丘陵山地应避免开垦耕种(或实行退耕还林,保护地表植被);(2分)应避免在脆弱地带进行交通、工矿工程施工;在滑坡易发地段,建设护坡工程,做好灾害防护。(2分)
本题解析:
(1)该地区滑坡危险性最严重的自然因子是坡度,人类活动致灾因子是土地利用。
(2)该地区滑坡发生次数与坡度的关系是坡度为20°~35°时,最有利于滑坡的发生;而坡度小于20°和大于40°的地区滑坡发生较少。避免措施:坡度20°以上的丘陵山地应避免开垦耕种(或实行退耕还林,保护地表植被);应避免在脆弱地带进行交通、工矿工程施工;在滑坡易发地段,建设护坡工程,做好灾害防护。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和的安全。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可以起到诱发和加剧的作用。
以洪灾为例
①洪灾的形成原因
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阻塞河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的堤坝溃决;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人类不确当的经济活动等。
②洪灾的危害
直接损失: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人畜的伤亡;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等
间接损失: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生活秩序混乱等
③洪灾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等。
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