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十)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示可以看出:与2000年代相比,2010年代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了,森林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水位季节变化小,A错;下渗增多,坡面的径流量减少,B错,C对;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减少,D错。选C正确。
【小题2】沉积岩层的沉积顺序是下面的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图中④沉积层形成最早;①是上覆沉积层,形成最晚;③在④之后,在①之前形成;岩浆侵入,形成了岩层②,应晚于③、④岩层的形成。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及植被覆盖率对地理环境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其中A为 斜,B为 斜。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 (流水、风力)的 (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和 ,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 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 处。
(4)A、B两处中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 处;A、B两处中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 处。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 ,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
等地质灾害。
(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多项选择)( )
A.黄土岩性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
参考答案:
(1)褶皱;背;向。
(2)流水;侵蚀。
(3)①;②;②;③。
(4)B;A。
(5)增加;滑坡和泥石流。
(6)ABD;
本题解析:
(1)图中有明显的岩层的弯曲,属于地质构造中的褶皱,甲处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乙处岩层向下凹陷,为向斜。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位于河流河谷两侧的山地,是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3)①和②有明显的分层分布,属于沉积岩,而③和④与岩浆活动有关,③为侵入岩,④为喷出岩。②处岩石相对更靠近向斜的槽部,受挤压,岩石较坚硬,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②处;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
(4)自流井分布在向斜处,而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当地水土流失加剧,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大,森林的涵养水源的功能降低,水旱灾害增加,在山区甚至可能造成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6))我国黄土高原地势相对较平坦,黄土岩性疏松,容易被侵蚀;黄土高原上植被破坏严重,植被的保持水土的能力很差;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从而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分布广且最为典型。下图为岩溶地貌示意图,图示岩溶地貌的形成先后经历了( )
A.沉积、抬升、侵蚀
B.冷凝、抬升、侵蚀
C.风化、侵蚀、搬运
D.风化、侵蚀、沉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岩溶地貌是石灰岩被流水容蚀后形成的地貌类型,石灰岩为沉积岩,先有沉积作用的;后随地壳上升出露地表后,被流水侵蚀,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所示地区的地形和地质构造分别是( )
A.山地、背斜
B.山地、向斜
C.盆地、向斜
D.谷地、断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根据等高线判断,中部高,四周低,是山岭地形,所以是向斜山,B对。
考点:岩层新老关系,等值线图,地质构造的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甲、乙两图分别为庐山三叠泉和台北海滨野柳“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B.乙景观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而成
C.甲景观主要由向斜构造发育而成
D.乙景观主要由石灰岩溶蚀而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庐山地处我国江西境内,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由图可知庐山三叠泉是河水从山上流下,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形成的;乙景观位于台北海滨地区,主要由于海水侵蚀作用、而且该景观距海近空气湿度大,风化作用强,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太阳对地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