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A.a、b两点的地方时为6时 B.a点的位置是64?W,86?N C.北京处于多雨季节 D.我国华北地区春旱严重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发射到宇宙中的同步卫星应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该表,判断问题:
A.冬至日 B.秋分日 C.夏至日 D.春分日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四地均位于北半球,故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达到昼长最大,故夏至日四地的昼长达最长。
小题2: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23.5°N),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即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故计算可判断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小题3: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故日出时间都为当地的6点,故越往东日出越早,结合四地的经度位置可知。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抓住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基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第22届冬季臭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02月07日—02月23日在俄罗斯索契市举行。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第22届冬奥会闭幕时,全球的昼夜分布状况(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大致为
小题2:冬奥会期间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B.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扩大
D.索契日出于东南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2月份是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在12月22日,南极圈上有极昼现象,北极圈有极夜现象,其它时间没有,A错。3月21日昼夜平分,即北极圈由极夜现象到昼夜平分需要3个月时间,2月7日-23日,正好位于冬至日与春分日的中点,所以出现极夜、极昼的纬线应在极圈或极点中间,B、C错。只有D合适,D对。
小题2:冬奥会期间,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极点附近一些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昼长没有变化,B错。北极圈内极夜范围缩小,C对。冬半年,索契日出于东南,D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的a、b、c分别表示地球上A、B两条纬线间北半球夏至日、春秋分日和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图中A纬线和B纬线所表示的纬度分别是:
A.10°N与20°N
B.20°N与30°N
C.0°与10°S
D.10°S与20°S
小题2:当图中A纬线被晨昏圈分割的昼弧与夜弧等长时,则此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影子朝向依次是:
A.正东、正南、正西
B.正西、正北、正东
C.东北、正北、西北
D.西南、正南、东南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知夏至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730左右,春秋二分日约800,冬至日约770;B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830左右,春秋二分日约700,冬至日约47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0-│当地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可得出A为10°N、B为20°N?,A对。也可以分析,春秋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800和700,可知纬度分别为10°和20°,夏至日的太阳高度都比冬至日大,可见AB两地都在北半球。
小题2:“当图中A纬线被晨昏圈分割的昼弧与夜弧等长时”说明昼夜平分,A地不在赤道上,昼夜平分说明太阳直射赤道,全国都东升西落,北京天安门广场太阳日出、正午、日落分别在正东、正南、正西,旗杆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影子朝向依次是正西、正北、正东(影子方向与日出方向相反),A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水的运动》试题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