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条线路调运的主要能源A线__________,B线__________,C线__________。
(2)A调运线路的起点是____________盆地,终点是____________市;C线路终点是____________地区。
(3)C线路能源的调运对调入地区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天然气;煤炭(或火电和水电);水电
(2)塔里木;上海;珠江三角洲
(3)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改善大气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径流深R,指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它的常用单位为毫米(mm)。若时段为△t(s),平均流量为Q(m3/s ),流域面积为A(km2),则径流深R (mm)由下式计算:R=Q△t/(1000A)。平均径流深则为径流深的多年平均值】1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沿台湾- 江西- 四川- 青海等省一线水文观测站(图中小圆点)以上流域面积的数据。回答1-3题

1.等流域面积的下列地区,多年平均径流深最大的是?
[? ]
A.四川盆地?
B.台湾山脉中央地区
C.东南丘陵?
D.准格尔盆地
2.多年平均径流深度大于200毫米的地区位于我国?
[? ]
A.干旱地区? ?
B.半干旱地区 ?
C.季风区? ?
D.半季风区
3.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 ]
A.是梯级分界线,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位于四川盆地中央,径流量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
参考答案:1、B
2、C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8分)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图(下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年和2008年各类用地比重(%)(下表)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
|
1991
| 48.08
| 14.47
| 18.72
| 0.34
| 0.21
| 9.65
| 7.96
| 0.35
| 0.22
|
2008
| 41.87
| 9.89
| 17.27
| 0.04
| 0.03
| 23.91
| 6.35
| 0.63
| 0.01
|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淡水养殖业发达,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长江三角洲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种植该粮食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6分)
(2)长江三角洲初夏常出现“梅雨”天气,而7、8月份又常出现“伏旱”天气。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是______;形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______。(4分)
(3)据表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2分)
(4)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简述上海建立我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区位条件。(6分)
参考答案:
(1)河湖水面广(水域面积宽广或河网密布);水稻,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每空2分)
(2)准静止锋;高压(反气旋)(每空2分)
(3)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2分);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耕地比重明显减小或农业用地比重减小)。(2分)
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调节径流能力下降),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等。(8分)
(4)区域经济发达;商业贸易发达; 对外开放程度高;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等(6分)
本题解析: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水域面积宽广,淡水养殖业发达;长江三角洲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水稻喜湿喜热,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的生长。
(2)长江三角洲初夏常出现“梅雨”天气,此季节冷暖气团在此相遇,势均力敌,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而7、8月份又常出现“伏旱”天气,主要是西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北上控制该地,出现持续的干旱天气。
(3)由表格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耕地比重明显减小。陆地水域减少,水资源减少,调节径流能力下降,水质下降;林、草地、园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等。
(4)上海地处长三角地区,又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重要的金融中心,区域经济发达;商业贸易发达; 对外开放程度高;区域内陆上空港、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沿海航线等交通便利;顺长江而长区域经济腹地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业表现为面状? ②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③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 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图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小题1:A区夏季气温高于B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A区域盆地地形,海拔低,B区域高原地形,海拔偏高
B.A区域白昼时间、太阳辐射时间长于B区
C.B区降水量多于A区,所以气温低于A区
D.A区地处地势第三阶梯,海拔低,B 区地处地势第二阶梯,海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