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看出鄱阳湖是“湖”的时间即水位高于14米的时间,从图中可以看出约6个月。
【小题2】湖陆风最显著的时间是湖泊水温最高,湖面面积最大的时间,从图中可以看出,7、8月份时水位最高。
考点:湖泊水文特征、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造成世界各地气候差异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起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分析完成下面各题。
(1)首先在下图中图例的右边横线上写出每种图例代表的气压带名称,用箭头在图中相应位置表示除极
? 地东风带之外的其他4个风带的风向(注意:只能保留表示风向的箭头,其他辅助箭头要擦除)并在图
? 中标注风带名称。
(2)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是由于全年受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气压带影响。
(3)在下图中线段上添加箭头,使之正确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4)当气压带分布如下图所示时(图中阴影表示气压带,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南半球的季节是
? 夏季还是冬季?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略
(2)D
(3)略
(4)夏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
A.修筑沿海堤坝
B.围海造田
C.完善预警系统
D.建防护林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受风暴潮影响严重的地区具备的条件是:风刚从海洋上吹来。画出甲乙丙丁的风向,只有乙地风从海洋上吹来。故选B。
【小题2】修沿海堤坝能有效抵御风暴潮,而围海造田是增加陆地面积,故B错;完善预警系统是对风暴潮进行监测,故C错;建防护林不能有效抵御风暴潮。
考点: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 ℃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 ℃层,此时0 ℃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 ℃层高度。读近50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的0℃层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0℃层高度变化的季节是2.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相同时间0℃层高度不同的直接原因是3.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大气辐射不同
F.太阳辐射不同
G.地面辐射不同
H.大气逆辐射不同
I.近20年0℃层高度的变化幅度最大
G.近5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温比较稳定
近50年来天山的雪线的高度逐渐变低
图中的a线表示的是青藏高原区
参考答案:1. B
2. C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0℃层的高度,按照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计算,可推测出a地地面温度超过30℃,b地气温约在26℃以上。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在0℃以下,夏季全国普遍高温,所以图示季节只能是夏季。所以B对。A、C、D错。
2.0℃层的高度不同,表明两地的近地面气温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所以C对。大气辐射使气温降低,太阳辐射主要使地面增温,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都不是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A、B、D错。
3.读图,根据各时期0℃层的高度变化幅度,可以判断,变化幅度最大 的是80年代,A错。根据图中曲线可以看到,1985年以前,西北地区的气温波动幅度较大,B错。根据0℃层的高度变化,说明近50看来,地面气温先是降低,后又升高。相应的雪线高度也会先降低 ,后升高,C错。青藏高原较西北纬度低,相同海拔高度比较,纬度低的气温高,故纬度低,0℃层高。所以a线表示的是青藏高原区,b线表示西北干旱区。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对流层气温变化规律,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农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