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 D.降水总量大,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富山市气温特点,最冷月气温在零度以上,可知该地为亚热带,又因地处东亚季风区域内,所以该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选项D正确。
【小题2】由图形可知,富山市降水冬季多于夏季,主要是受东亚地区冬季风的影响,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将湿润空气带到富山市(岛上山地西侧迎风坡)形成降水所致。选项A正确。
考点:日本。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小题2】形成甲乙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环流形势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海拔高度不同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表格中甲、乙两地的经纬度,结合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可知,甲地位于云贵高原;乙地位于巫山的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排除选项A、B、C,故选项D正确。
【小题2】一般情况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由表格可知甲地海拔较高,冬季气温较高,乙地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低,所以不可能是地形、海拔高度因素造成的气温差异;甲乙两地都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较远,排除海陆因素;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为冬季,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B.若为城郊环流,则c处是城市,d处是郊区
C.若为夜晚,则c处是山谷,d处是山脊
D.若为白天,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根据表格中的气压值分析,近地面,c比d气压高,所以图示四点是逆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若为冬季,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A对。若为城郊环流,则c处是郊区,d处是城市。B错。若为夜晚,则c处是山脊,d处是山谷,C错。若为白天,则c处是海洋,d处是陆地,D错。
考点:热力环流的原理及主要类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所示国家为非洲内陆古国。(18分)
(1)该国地势特征:(6分)
①平均海拔 ,依据: 。
②中部 四周 ,依据: 。
(2)该国(甲地)降水特征:(6分)
①年降水量 ,成因: 。
②降水集中在 季,成因: 。
(3)该国有独特的计时方法:每日24小时从日出算起,以日出至日落间划分日夜,即日出是每日零点,日落是12点。该计时方法当地老百姓沿用。简析该国采用该计时方法的地理依据。(6分)
参考答案:
(1)①高 境内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多座;②高(隆起),低(低陷) 境内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邻国
(2)①丰富(约1500毫米) 原因: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西南部,地势高且面积宽广,对来自海洋的西南暖湿气流进行有效阻截和抬升,形成地形雨,获得丰富的雨水。 ②夏 原因: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形成丰富的降水;冬季,盛行干燥的东北风,且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3)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是古代重要的计时参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当地接近赤道的纬度位置(和较高的地势),一天中白昼和黑夜基本平分,一年中昼长变化很小。内陆古国,未受西方殖民统治,保留古老的历法。
本题解析:
(1)境内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多座,可以判定地势较高。从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邻国,判定中部高,四周低。
(2)该地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西南部,地势高,海洋的西南暖湿气流抬升,形成地形雨。
②夏季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在地形抬升作用下,形成丰富的降水;冬季,受东北风影响,且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3)当地接近赤道,白昼和黑夜基本平分,一年中昼长变化很小。内陆古国,未受西方殖民统治,历法得到保留。
考点:地势判读、气候描述、时间。
点评:理解一般高大山峰多,总体海拔也较高,河流放射状,一般中部高,四周低。此题还需要表达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
A.T
B.Q
C.R
D.S
【小题2】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
A.T
B.Q
C.R
D.S
【小题3】在如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T、Q两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岸,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R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S位于新西兰,该处终年受西风漂流(寒流)影响。
【小题2】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图中Q地位于30°-40°S大陆西岸,冬夏季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为地中海气候。
【小题3】P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内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地表沙质物质覆盖,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大,符合①图的特征。
考点: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