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可持续发展》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2019-12-27 02:15:14
【 大 中 小】
1、多选题 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标是 [? ] A、调整农业结构 B、增加木材产量 C、提高农民收入 D、提高生态质量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是广东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1一2题。
 小题1: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①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②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匾乏 ③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④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小题2: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①以旅游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以出日加工工业为主?④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省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北部地区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但这不是城市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和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胡杨林是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一道生态屏障,但是在过去的50年里胡杨林急剧衰败。读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断面胡杨林分布示意图,回答各题。
1.影响图示区域胡杨林分布密度的主要因素是2.胡杨林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意义是 ① 改善当地气候?② 阻挡风沙侵袭? 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④ 防止土地盐碱化3.面对土地的沙漠化,下列行为错误的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I.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兴建防护林 G.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草场轮牧制度 草原地区退耕还牧,发展畜牧业 在沙漠化地区兴修水利,发展粮食生产,向沙漠进军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距河道越远,胡杨林密度越小,由此推断,水源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 2.从当地环境特点分析,胡杨林在遏制荒漠化,改善局部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选择A。 3.土地荒漠化是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形成的,A、B、C三个选项是正确的,而D选项中在荒漠化严重的环境脆弱地区,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只会加剧环境压力,导致生态失去平衡,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8分)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8分)
参考答案: (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2分)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2分)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2分)资金雄厚。(2分)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3分)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3分)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该地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有利于工业发展。 (2)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发展,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答案:对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范围和深度加大,故可能加重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