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地球》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2011年新年钟声敲响时即120°E为2011年2月3日0时,向东至180°范围内的地区已进入2011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右图可知,这是一幅从极点上空观察的俯视图,可能是从丙或丁处观察到的;再根据此时极圈内发生了极昼现象,结合图示的公转位置判读,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则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为丁点的俯视图。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图示为南半球俯视图,故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图示135°E为昼半球的平分线,时间为12时,故计算112°E的地方时为10点半左右,故不可能旭日东升,A错误;哥本哈根13°E计算当地时间约4点左右,且时间北半球昼短夜长,故当地还未日出,B错误;圣地亚哥70°W计算当时地方时约22时,为夜晚,C错误。日本神户135°E此时为12时,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读和时间问题计算。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图示晨昏线分布特征和晨昏线图上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昼半球的平分线为12时,则“东加西减”时差计算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位于尼罗河畔的阿布辛贝神庙(24°N)(下左图)建于公元前1300 --前1233年。每年只有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曰和奠基日这两天,旭日的霞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米深的庙廊,披洒在神庙尽头的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巨像的全身上下(下右图),人们把这一奇现发生的时日称作“太阳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欣赏“太阳节”奇观最应该2.若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为2月21日,则奠基日是3.“太阳节”奇观发生时,上右图中照射在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像上日光的移动方向是
A.领略建筑风格
B.品味文化内涵
C.培养审美情趣
D.把握观赏时机
E.4月21日
F.6月21日
G.8月21日
H.10月21日
I.从左下至右上
G.从左上至右下
从右下至左上
从右上至左下
参考答案:1. D
2. D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此题属于旅游地理。依据材料中提到的“只有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曰和奠基日这两天,旭日的霞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说明在欣赏“太阳节”奇观时间有限,故欣赏时最应该把握观赏世纪。
2.依据材料,“只有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曰和奠基日这两天”奇观才会出现,说明这两天日出的方位是一致的,故太阳直射点应在同一条纬线上,故应为以冬至日或夏至日为对称点的两个时间。2月21日距离冬至日12月22日相差大约2个月,另一个与冬至日相差大约2个月的时间点应为之前的10月21日。故D正确。
3.因上题中告诉了时间,依据时间可以判断出改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故日出应该在东南方向,要想该奇光能够发生,“60米深的庙廊”门口应该朝东南方。结合上左图,可以看出巨大石像也应该朝东偏南。因为该地位于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故太阳日出之后应走向南面天空,太阳高度也不断增大,故日光移动方向应是从上向下,从左到右,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1为“天气网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读图,回答题。
图1
小题1:据图中所示信息判断,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秋分(9月23日)
B.夏至(6月21日)
C.春分(3月21日)
D.冬至(12月22日)
小题2:该日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
B.北京昼长夜短
C.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近日点
D.东北信风带纬度位置最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资料中上海今日和明日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计算今日昼长11小时48分;明日昼长11小时50分,故判断此时,上海市正逐渐接近昼夜等长,且昼长正逐渐变长,故判断接近于春分日。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该日上海市出现昼短夜长,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但昼长正逐渐变长,故判断太阳直射点正逐渐向北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昼夜长短状况和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的关系,即可根据资料中的日出日落时间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的总结和整理,掌握解题基本技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2.小镇通过上述线路引水,由于过度引用河水将导致
A.①
B.②
C.③
D.④
E.甲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F.甲河下游方向河段水量锐减
G.乙河下游方向河段净化能力下降
H.乙河下游方向河段河水季节变化加大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首先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势高低,进而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经山谷,山谷处等高线从海拔地处凸向海拔高处,所以图中两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调水线路的选线首先考虑能否自流,图中①和②线都是自海拔低处调水到海拔高处(小镇),水不能自流,不合理。③和④引水线水能自流,但③线距离较远,工程造价比④线要高,所以最合理的引水线路是④线。
2.小镇通过④线引水,对乙河产生影响,导致乙河下游水量减少,河水的自净能力下降。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工程选线;河流生态。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