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 A.使该地区环境问题加剧 B.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C.该模式体现了扩大再生产过程 D.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冻融荒漠化主要就是因为冷而导致的荒漠化,所以具有这个环节条件的就是我国的青藏高原。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目前,资源环境安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读“世界亿人大国资源环境要素特征指标的结构对比图”和“世界亿人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分类表”,回答1~2题。  参考答案:1、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我国煤炭的主要生产地是山西省。虽然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却尚未成为经济强省。为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   | 
参考答案:(1)如下图
(2)大同 平朔
(3)万家寨
(4)①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②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就其中一点深入论述亦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山西省能源基地主要煤矿分布及当地重大工程的了解,考查区域国土整治、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能力。山西省的优势条件是煤炭资源,要知道山西省大型煤矿的名称和位置,其中大同煤矿的产煤量最大,平朔煤矿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资开发的,因此是山西几大煤矿中设备最先进的。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地下水位低,且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少,淡水资源不足成为限制工业、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正在山西西北部的万家寨进行的引黄入晋工程,将解决山西北部平朔、大同和山西中部太原等城市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作为能源工业生产基地,山西省存在着以下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2)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3)环境污染严重;(4)生产设备落后;(5)科学教育水平低;(6)交通能力不足。从上述问题看,山西省要求得长远发展,变资源大省为经济强省,就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加快三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优化工业结构,延长煤炭工业生产链;(3)增加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4)改善交通条件,加强与东、西部的联系,趁西部大开发的东风,积极起到“承东启西”的通道作用,带动自身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人口迁移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