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地理高频试题、高中地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值线图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探测 人类认识的宇宙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大气的热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大气的圈层结构 水的运动 陆地上水体 世界洋流分布 水资源利用 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 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 自然对人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 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对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灾害发生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性别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文化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交通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交通的特点 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国土整治 选修部分 宇宙与地球 太阳系和地月系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开发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文明旅游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环境保护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技术综合应用 地图与遥感 综合专题

高考地理试卷《防灾与减灾》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十)
2020-01-08 12:37:24 【

1、单选题  当地时间8日8点50分(北京时间8日11点50分),南亚次大陆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据报道仅在巴基斯坦共造成53182人死亡,75146人受伤,灾后重建资金至少需要50亿美元。据此完成10-11题
小题1:解释该次地震需要考虑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小题2: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
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
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震。
小题1:南亚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小题2:A项地震发生的频率不会因人类而发生变化;错误。B项地震是对人类造成危害程度最高的自然灾害之一;错误。C项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大于发展中国家;错误。D项建设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救援,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缩小”灾害影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户外如何避震
A.室外是安全的,不需要采取任何避震措施
B.就近选择宽敞的开阔地进行避震
C.在大楼旁避震
D.在水库边避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户外应选择较宽阔的开阔地避震,B项正确;室内、大楼旁都可能面临建筑物的倒塌,水库边可能面对水库的溃坝等危险。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常识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学生需要掌握面对不同的恶劣环境而具备不同的避灾和自救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南亚局部地区及我国西南地区地图
材料二
澜沧江大部分河段都在高山峡谷中,滩险流急,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数据显示,澜沧江一湄公河干流总落差5167米,其91%集中在澜沧江,水能资源可开发水电量为2825.4万千瓦,相当于一个半长江三峡的装机容量,非常适合水能梯级开发。中国利用湄公河上游(澜沧江)发电工程庞大,改变了湄公河的自然流动,这引发了联合国的警报,特别是越南、柬埔寨、泰国和老挝这四个位于湄公河下游的国家。
材料三
“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农田龟裂……西南5省区市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2009年秋季到2010年 4月上旬,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三至五成,平均气温比以往偏高1℃以上。
(l)简述岩溶地貌的形成条件,试分析岩溶地貌对当地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哪些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湄公河上游(澜沧江)建设水坝可能对下游哪些产业带来负面影响?对下游国家又会带来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说明此次西南旱灾的特点。针对这次严重旱灾,今后应该采取哪些防旱抗旱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形成条件:石灰岩(或可溶性岩石)广布;高温多雨(湿热)的气候。不利影响:①溶洞、地下河漏水(渗水)严重,有的地面河流往往潜入地下,遇到偏旱年景,地表水就很缺乏; ②在兴修水库和渠道时,必须注意防止渗水;③修筑铁路,建设厂房,都要考虑地下河、溶洞的问题,以确保地基坚实稳固(或答:地基不稳固,对交通等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利);④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崎岖,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发展。
(2)渔业(农业)、航运业。水坝也为邻国提供电力,水坝可实现防洪抗旱。
(3)西南旱灾的特点: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灾害影响(灾情)严重。防旱抗旱措施:①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②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降雨;③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的危害以及由之引发的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④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应深化环境保护意识,防治水污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
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
C.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D.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据媒体介绍,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完成1—2题。
1、桑枣中学的师生在地震发生时无一伤亡,成功避险,关键之一是充分利用了逃生时间。地震防灾中,有一个名词叫“黄金12秒”具体指
[? ]
A.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B.纵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C.人在地震中躲避所用的最短时间
D.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地震的时间
2、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