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该图中,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①图中甲处最不可能建设2.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图②代表的国家分别是3.②图反映了该市
A.高新技术开发区
B.商品粮基地
C.蔬菜生产基地
D.商业中心
E.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
F.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
G.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
H.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
I.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G.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
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参考答案:1. B
2. B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1.图示①位于市中心边缘,地价较高,故可能发展商品粮生产。
2.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使交通通达度提高。而从②图可以看出,城市化的水平比较低,说明是发展中国家。
3.由图可知,城市化向郊区发展,促进郊区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增加,故A项错误,C项正确;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和城乡过渡带差别较小,故B项错误;城市核心区一直呈上升趋势,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有关2010年的叙述正确的是2.2010年,c地人口密度大于市中心,原因最可能是
A.d地地租低于周边地区
B.人口密度与地租水平呈正相关
C.b地交通便捷程度可能好于a
D.人口密度由市中心向外呈下降趋势
E.c地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
F.c地工业发达,工人众多
G.c地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
H.c地为住宅区,人口稠密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地租逐年上升,且城市中心地区的地租一般比城市边缘高;城市人口密度在1980年时是城市中心最高,到1995年城市中心人口密度略有下降,人口开始向近郊移动,到2010年城市中心人口密度进一步下降,人口进一步向更远的郊区迁移。故选C。
2.2010年,c地人口密度大于市中心,最有可能是中心地区地价高,人口向郊区迁移,在c地形成住宅区,人口稠密。故选D。
考点:本题组考查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应知识。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大,本题就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注重对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对地理学工具的灵活掌握运用,包括对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表的判读、绘制、分析;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地理现象;善于获取或提取地理信息;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等。只有地理学习能力提高了,在考试中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图为城市某功能区工作日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由此判断该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住宅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场所,其人口数量变动的显著特点是:白天人口以流出为主,夜晚人口以流入为主。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城市某功能区工作日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住宅区的人口流动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左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右图是世界城市化进程图,回答问题。
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2.下列各组国家中,经历的人口发展过程与图示发展过程类型一致的是3.现在该国城市化进程处于阶段
A.①
B.②
C.③
D.④
E.英国、法国
F.德国、巴西
G.中国、加拿大
H.日本、印度
I.I
G.I和II
II
III
参考答案:1. D
2. A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城市化。
1.图示④之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故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则人口数量达到顶峰,而④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说明人口数量开始减少。
2.图示该国目前的人口增长率约为0,判断为发达国家,故选A项。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应处于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月蚀发生时,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边缘呈弧形。该现象说明:
A 地球是球体,投在平面上的影子呈圆形? B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
C 地球公转速度是变化的? D 不同纬度昼夜长短不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是属于探究试题,取材的背景是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古人根据在月蚀发生时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边缘呈弧形,推测地球的形状为球形。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