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自然灾害](10分)2010年3月19日,一场沙尘暴席卷了华北地区,图为沙尘暴发生的天气示意图及沙尘暴生消图
?
(1)如左图所示,沙尘暴席卷时的华北地区受?(天气系统)控制。(2分)
(2)如右图所示,丙地会形成?(地貌景观),试阐述其形成原因。(8分)
参考答案:(1)锋面气旋(锋面,冷锋)(2分)
(2)沙丘(2分)离沙源地较近;气候干旱,多大风;携带沙尘的大风,在风力减弱或受阻的情况下,产生风力沉积作用,形成风积地貌。(6分)
本题解析:
(1)在该天气系统中存在冷暖气团交汇,气流运动方向呈逆时针,因此是锋面气旋。
(2)题中无右图,

沙尘在丙地下沉形成沙丘,沙丘是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干旱,大风天气和邻近沙源地等因素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人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 ]
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湖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我国旱涝灾害的分布。由于我国为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所以旱涝灾害频发。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所以旱涝灾害最为频繁。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环境破坏等。据此完成1~3题。
1、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
A、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
2、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 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不同的自然灾害各有其一定的受灾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干旱的主要受灾对象为农作物及农田
B、地震的主要受灾对象为农作物及农田
C、风暴潮的主要逐灾对象是工程建筑
D、洪水的主要受灾对象是工程建筑
参考答案:1、A
2、A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我国寒潮、台风路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寒潮发生时,农作物受害最严重的是什么季节? 哪些地区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4分)
(2)由图知我国华南地区受台风影响最为频繁,其中广东、海南最为严重。面临台风的到来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6分)
参考答案:
(1)秋、春(2 分) 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等(2 分)
(2)加强对台风的监测、预报(2 分);采取一些工程措施,比如加固海堤,转移危房群众,渔船 靠港等(2 分);储备一些救灾物资,加紧建设沿海防护林(2 分)。
本题解析:
(1)寒潮发生在冬半年,冬季农作物已经收获或冬眠,损失小。在秋、春季节,一些晚熟作物还未收获,或是春季一些作物开始返青生长,发生寒潮则受灾严重。青藏高原是因海拔高,冷空气影响不到。云贵高原是因为纬度低,又有山脉阻挡冷空气,受影响小。四川盆地是因青藏高原及四周山地阻挡,地形封闭,寒潮难以进入,影响小。
(2)读图,根据图中台风路径分析,减少台风灾害,必须加强对台风的监测、预报。采取一些工程措施,比如加固海堤,在台风到来时,转移危房群众,渔船 靠港等。储备一些救灾物资,加紧建设沿海防护林,减弱台风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