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运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探讨沿海地区风向的昼夜变化,此现象应为热力原因形成的海陆风。即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热力环流。B正确。陆地白天气温高于海洋,陆面气压低,风从海上吹向陆地。晚上陆地气温低于海洋,陆面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小题2】甲由海洋吹向陆地,其热力最强大的季风为夏季,即东南季风。B正确。
考点:局地热力环流、季风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域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杏花村(左图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
(2)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
参考答案:
(1)温带季风气候;距海较远;东部山地(太行山)阻挡夏季风(东南季风),使其受夏季风的影响减弱,气候大陆性强。
(2)靠近优质高粱、大麦、豌豆产地,酿酒的原料丰富;优质的泉水,利于提高酒的品质;酿酒历史悠久,杏花村知名度高;优质酒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位于河谷地区,靠近铁路与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等。
本题解析:
(1)仔细读右图,A市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雨热同期,因此为温带季风气候。从地理位置和地形影响两个角度分析其气候大陆性强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进行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从原料、水源、历史、市场、交通和政策等角度综合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某地气候特点、成因及工业发展区位条件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F.维护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G.不断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促使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
H.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参考答案:1. CD
2. 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图中①是火山喷发释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②是植物呼吸作用所排出的二氧化碳,①②是自然原因产生的二氧化碳,图中③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而人类活动破坏植被致使二氧化碳间接增多,图中④是指人类生产生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③④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由于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故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③④。
2.此题考查水循环,需理解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它维持着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补充和更新;不断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促使地表化学元素的不断转化与物质的迁移;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传输,促进不同纬度热量收支平衡。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水循环。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夏特古道沟通新疆天山南北,全长约120公里,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一条古隘道。如今横穿支离破碎的冰川、冰缝及横渡汹涌的南木扎尔特河都给徒步探险者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和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历史上温暖期是该古道使用最多的时期,下列朝代中夏特古道使用最多的是
A.汉朝(前202~公元220年)
B.唐朝(618~907年)
C.宋朝(960~1279年)
D.明朝(1368~1644年)
【小题2】与夏季相比,分析目前去夏特古道徒步探险较安全的季节是春、秋季,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
B.流量小
C.降水少
D.冰缝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题干及图示分析,温暖期分别在公元前2700年-前1300年左右、公元前100-公元200年左右、500年-1000年左右,结合选项只有B项正确。
【小题2】从材料“横穿支离破碎的冰川、冰缝及横渡汹涌的南木扎尔特河都给徒步探险者构成极大威胁”分析,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多,多冰缝,而春秋季节气温较低,冰川融化少,更安全,所以选B项。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徒步探险安全季节的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澳大利亚部分区域及①②③三地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24分)
(1)概括①地降水特征。(2分)
(2)简述③地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4分)
(3)图中②地引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试从气候方面说明该地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6分)
(4)指出图中澳大利亚西海岸有沙漠分布主要原因。(4分)
(5)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年降水量多(或超过1000mm)(1分),干湿季明显(或4-10月为干季,11-次年3月为湿季)(1分)
(2)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2分);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暖多雨(2分)
(3)纬度低,热量充足;(因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日(昼夜)温差大。(3分)
(4)受副高或信风控制(1分),沿岸受寒流减湿作用的影响(1分)
(5)东南沿海一带
东南沿海以亚热带湿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暖湿润;东南沿海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开发的历史悠久
本题解析:
(1)读图,①地位于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读①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可以判断①地年降水量多,或超过1000mm。干湿季明显,4-10月为干季,11-次年3月为湿季。
(2)读图,③地位于澳大利亚的西南端,属于地中海气候,结合③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③地1月份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7月份是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暖多雨。
(3)②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结合②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分析,②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发展灌溉农业的有利条件是纬度低,热量充足作物生长期长。因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4)在澳大利亚的西海岸,根据纬度判断,这里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常年受副高或信风控制,干燥少雨,沿岸受寒流减湿作用的影响,所以沙漠延伸到了西海岸。
(5)澳大利亚的东南沿海一带以亚热带湿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暖湿润。东南沿海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开发的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所以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等值线图》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