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20-01-08 13:17:11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间是(?) A.B→C→D B.C→D→A C.D→A→B D.A→B→C
| 小题2:每年儿童节到中秋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A.先向南再向北 B.一直向北 C.一直向南 D.先向北再向南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则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则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小题2:6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而中秋节一般为9—10月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已经经过北回归线,向南移动,故选D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利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推理全年的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与日出同步,下列哪个节日升旗时间最早 A.儿童节 B.建军节 C.党的生日 D.教师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太阳光照图的综合判断。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夏至日日出最早,日期距离6月22日越近,日出越早。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是一位天文爱好者在北半球拍摄的太阳在一年中运行的8字形轨迹图。他把照相机对准选定的方向并固定,在一年中选取若干天(大致每隔固定的天数)的同一时刻拍摄太阳,然后通过数字技术把一年中拍摄的太阳合成到一张照片上,就得到了8字形日行轨迹图。也就是说图示照片反映的是一年中每天同一时刻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注意:图中三段长长的轨迹线是某三个日期从日出至“某时刻”的太阳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图由每隔一星期拍摄的照片所合成 B.拍摄时间可能是下午某时刻 C.B、C所对应日期相差约6个月 D.A所对应日期是夏至日前后 小题2:若拍摄地位于哈尔滨(45°N),则图中拍摄时间(地方时)可能为 A.8:30 B.7:00 C.6:30 D.6:00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和时间问题计算。 小题1:图示一年时间大约分为了24间断,故判断大约每隔半个月左右拍摄一张;故A、C项错误。根据图示房屋的朝向反映,此时太阳位于东南天空,故判断可能是上午某时刻拍摄;故B项错误。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图示A为一年中同一时刻的太阳高度最大值时,故判断A所对应的日期为夏至日前后; 小题2:哈尔滨一年中冬至日昼最短,约8个小时,故图示拍摄时间一定在当地的8:00之后。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a为0时经线,b为180°经线,则日期表示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考查日界线,日界线两条(0时经线,180°经线),把全球分为两天,所以过日界线日期必发生变化(如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其中甲、丙分别表示夏至日和冬至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为1月初 B.乙到丁,公转速度变大 C.丁为7月初 D.丁处速度最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甲、丙分别表示夏至日(6.22)和冬至日(12.22),根据距太阳远近,乙为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慢,丁(1月初)公转速度快,所以乙到丁,公转速度加快。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