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球与地图》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A.L1和L3 B.L2和L4 C.L1和L2 D.L4和L1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M处对应的等温线为12℃;N处对应的等温线为2℃,故M与N的温差为10℃。
【小题2】由图可知:图中L2处为暖流,因为L2处水温比两侧要高;L3为沿岸寒流,因为根据等温线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2月份北半球为冬季,陆地气温低,故L3水温较低;L1为暖流,根据等温线弯曲形状可判断L1处水温比两侧要高;L4为寒流,因为L4是由高纬流向低纬的。
考点:本题组考查寒暖流的判读。
点评:本组题重点考查洋流的流向的判断。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1)M与N温度的判断。(2)南北半球的判断。(3)洋流方向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各题。1.下列各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甲图反映的实地范围较乙图大?②乙图反映的实地范围较甲图大
③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④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M点在N点的东北方?②M点在N点的西北方
③M点的海拔可能是58米?④N点的海拔可能是58米3.某年6月,有一旅游者先后参观M、N两地,他的如下见闻可信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E.①④
F.①③
G.②④
H.②③
I.M地冰天雪地,N地葱绿一片,古树参天
G.M地鲜花盛开,N地羚羊、长颈鹿成群结队
M地正午人影朝北,N地午后大雨倾盆
M地洪水泛滥,N地水土流失严重
参考答案:1. D
2. B
3.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球表面的距离估算。甲图相邻两条纬线间隔30″,乙图相邻两条纬线间隔1′,所以乙图实际距离大,乙图实际范围大;甲乙两地相对高度相同,但甲图实际范围小,所以EF之间坡度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根据经纬度排列判断甲图为北纬,东经;乙图为南纬,西经。则M点位于东北方;M点海拔大于50米小于60米,N地海拔大于60米小于70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6月为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M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所以M地正午人影朝北;N地位于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如图为等值线(面)示意图,且a<b<c,回答以下问题。(21分)
【小题1】若该图为等高线示意图,则
B处地形是 (山脊、山谷),若图中有一条河流,则该河流应在 处附近,流向 。(6分)
(2)A处气温比C处气温 。(2分)
【小题2】若该图为等温图,则
(1)该地位于 半球(南、北),判断理由是 。 (4分)
(2)若A处是海洋,B处是陆地,则图示为北半球 季。(3分)
若等温线弯曲是由于地形所致,则A 处的地形为 ,判断理由是 。(4分)
若B为陆地内部的某平原地区,A地为大陆某沿海地区,则A与B的气温年较差相比?
参考答案:
【小题1】(1)山脊 A 由南向北 (2) 低
【小题2】(1)北 气温由北向南递减(2)夏 (3)山脊 等温线与等高线分布一致,但数值相反,气温越低,高度越高, A地温度低,则海拔高于两侧地区,为山脊
(4)A小于B
本题解析:
【小题1】(1)若为等高线,且a<b<c则B处“凸低为高”,判断为山脊。河流分布于山谷中,则A处等高线“凸高为低”。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2)A处较C处地势高,故气温低。
【小题2】(1)若该图为等温图,且a<b<c则越往北,气温越低,判断为北半球。(2)若A处是海洋,B处是陆地,A处等温线“凸高为低”,即海洋上气温较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故判断为夏季。(3)A处等温线“凸高为低”,即气温较周边低,若为地形所致,则A 处应地势较高,判断为山脊。(4)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的热容量较陆地大,故海洋的气温变化较陆地小,故B处的气温年较差大于A处。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属于主干知识的考核。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值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并能结合地形的气温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温的影响等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口与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