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球与地图》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5:30 B.6:30 C.17:30 D.18:30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比例尺可知该岛屿面积较小,岛屿东部、西部的日出时间差异可以忽略。③、④两地都位于山谷地区,东部有山脊的阻挡,观测到日出的时间较晚;①地势高、②地势低,一般情况下地势高处先看到日出,故选项A正确。
【小题2】由太阳照片可以看出太阳位于海平面上,而④地位于山谷,东部有山脊的阻挡,不可能观测到日出时露出海平面的景观,因而只能是日落时拍摄的;根据一年中日落的方向变化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日落西南;夏季,由于④地西北部的山脊阻挡,无法拍摄到日落海平面的景观,因而只能是冬季西南方向的日落海平面的景观,此时该地的昼长应当小于12小时,日落时的北京时间应当小于18时,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问题。
【小题1】R、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800 米
B.900 米
C.1000 米
D.1100 米
【小题2】M、N、P、Q 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
A.M、N
B.M、P
C.M、Q
D.P、Q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有图可知,R点对应的海拔高度介于1200至1300之间、Q点海拔高度介于200至300之间,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根据“交叉相减”原则判断,R、Q两点相对高度介于900至1100米,不取等号,只能选C。
【小题2】有图知,M外侧的闭合等高线介于400至500之间,则此等高线有可能是400m,也有可能是500m,若M外侧的闭合等高线为500m,则M、N两地海拔有可能相等,都介于500至600之间。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等值线的判读能力。
点评:等高距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方法技巧】等值线的一般判度方法
1.读数值:同线等值,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全图一致(也可为零)
2.读疏密状况:间距密——变化大;间距小——变化小
3.看走向和弯曲状况:
高低低高规律:高的向低值方向弯曲(山脊、高压脊、暖流等)
低的向高值方向弯曲(山谷、低压槽、寒流等)
4.局部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面的等高线及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24—25题。
【小题1】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 )
A.a
B.b
C.c
D.d
【小题2】图中MN、XY两条地形剖面线的交点,在剖面图中对应的是 ( )
A.①、③点
B.②、④点
C.①、④点
D.②、③点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区域冬季等压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
A.P3>P2>P1
B.P2>P3>P1
C.P1>P2>P3
D.P1>P3>P2
【小题2】此时a点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小题3】造成该岛上降雪集中于P3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处湿润空气迎风坡
B.纬度较高
C.气压较低
D.四周环海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由题干可知,图示为冬季等压线图,冬季,陆地上气温低,气压高,所以受亚欧大陆高压的影响,故图中等压线数值为P1>P2>P3。
【小题2】风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图中a点盛行风向受水平气压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应为西北风。
【小题3】图示为冬季,盛行西北风,所以 P3沿线地区处于湿润空气迎风坡,因此降雪较多。
考点:该题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向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经纬线图,图中虚线是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此刻,甲地地方时为2.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某地(86°S,80°W)的区时是
A.6时
B.9时
C.21时
D.15时
E.7日21时40分
F.7日22时
G.8日3时20分
H.8日8时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分析。由条件可推断图示晨昏线与赤道交点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两条日期分界线一条为180°线,另一条为0时线;若甲所在经线右侧的日期分界线为180°,那么左侧的日期分界线为0时线;推断甲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但甲所在经线不与晨昏线相交;故甲所在经线右侧的日期分界线不是180°经线而是0时线;则甲地地方时为21时。根据甲地地方时为21时 其左侧日期分界线为180°经线,则甲地经度为90°W;可求某地(80°W所在西五区)区时。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口与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