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水的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A.河流下游水量比上游大 B.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大 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D.冬季不存在断流现象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水循环图,图中①环节是水汽输送,将水汽从海洋输送到陆地上,形成降水。长江是地表径流,是图中⑤的功能,A错。副热带高气压带是下沉气流,不会有降雨,B错。我国的夏季风将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上,C对。我国的冬季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D错。
小题2: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图中的各环节,①是水汽输送,A错。④是降水,B错。⑤是地表径流,C对。⑥是地下径流,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分)
(2)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918千米长的河段,可建设25座大中型梯级水电站,试分析上游大力开发水电的原因(5分)
(3)我国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为两年生作物。它们在秋季播种育苗,次年5月收获。长江流域大部分商品菜籽含油率39-40%,产油率居各地区首位。试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长江流域成为我国油菜最主要分布地区的原因。(5分)
(4)简要说明黄河下游河段近年来凌汛明显好转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较大的是甲图所在的华北地区。(1分)原因是: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雨带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降水集中。(2分)(或华北的季风气候更具有大陆性,降水更集中在夏季;长江流域7-8月份受副高压脊控制,降水较少。)
(2)上游有多条支流注入,水量大;(1分)位于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过渡区,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1分)有适合建坝的峡谷地形;(1分)该地区铜、镍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冶炼为高耗能工业,水电需求量大。(1分)人口城市分布稀疏,淹没损失小,搬迁人口少(1分)
(3)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技术先进(1分);品质好,产油率高,经济效益高(1分);周边经济发达,市场广阔(1分);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种植、加工成本低(1分);油菜生长为越冬作物,与水稻、棉花等争地矛盾小,适合与人多地少的区域种植(1分)。
(4)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期变短。(1分)
人为原因:(生产生活耗水导致)黄河上中游来水减少;(1分)水利工程的调控及防凌破冰技术的提高。(1分)
本题解析:
(1)甲图中我国河川平均径流量占一半以上,甲图是我国华北地区,而乙图不到一半,乙图是长江流域,雨季时间长,但7月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降水少,形成伏旱天气,所以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较大的是甲图。
(2)水电站建设应从水能资源蕴藏量、建坝地质条件、库区淹没区及水能资源需求量分析;水能蕴藏量:黄河上游有多条支流注入,水量较大,位于一、二即阶梯过渡带,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建坝地质条件:河流多流经峡谷地段,适宜建坝;能源需求:该地区铜、镍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冶炼为高耗能工业,水电需求量大;人口城市分布稀疏,淹没损失小,搬迁人口少。
(3)联系影响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从农业基础、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分析;
农业基础;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人口多,周边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种植、加工成本低;油菜生长为越冬作物,与水稻、棉花等争地矛盾小,适合与人多地少的区域种植。
(4)凌汛明显好转的原因从自然和人为分析;凌汛是秋末春初冰坝堵塞河流引起的凌汛。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期变短,冰层薄,形成冰坝小;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影响使河流水量减小,由于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使黄河上游来水量减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关于陆地水补给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
B.所有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都是夏季流量最大
C.以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最大
D.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一般具有相互补给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以雨水补给的河流,降水量多,流量大。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流量全年都大,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冬季流量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 ( )。
A.8月1日6时至12时
B.8月1日9时至8月2日18时
C.8月2日6时和8月3日3时
D.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
小题2: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
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
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C.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河水超过流量警戒水位就易出现险情,图中显示8月1日15时左右雨停,8月2日6时至3日3时流量超过警戒水位。
小题2:若洪峰点向右偏移,说明洪峰出现的时间滞后,则反映地表径流汇入河流速度变慢,可能是上游植被恢复较好的结果(植被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洪峰水位升高反映上游调节作用减弱,可能与围湖造田有关;洪峰水位降低说明上游的调节作用增强,可能是上游修建了水库。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生态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