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与地图》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测定古长城的地理位置 B.测量古长城的海拔高度 C.确定考察队员的行进方向 D.获取古长城毁坏情况的图像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长城主要修建在山脊线上,b图中表示山脊的是②线。①线表示山谷,③线表示山坡,④表示等高线。选B正确。
【小题2】GPS是全球定位系统,能提供事物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能引导行进方向,但不能获得长城破坏情况。选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图和GPS系统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地和②地相差最有可能是:( )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小题2】图中甲河的流向是:( )
A.从北向南
B.从西南向东北
C.从东北向西南
D.从南向北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①的海拔高度为150~200米之间,②的海拔高度为250~300之间,①地和②地相差为50~150米之间,A正确。
【小题2】河流发育于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图中指向标所指方向为北,可判断图中甲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①
B.②
C.③
D.④
E.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
F.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G.图中河流干流从西北流向东南
H.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I.368 m
G.488 m
678 m
708 m
参考答案:1. A
2. D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1.图示四个居民点均沿河分布,靠近水源,其中②③④三地位于河谷平原地区 , 地势较低,易受水患影响。而①地位于地势稍高的鞍部地带,受水患影响小。
2.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的点应是位于河流交汇处的③地;M 点与⑤地之间有 山脊阻挡视线。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指示,河流①~②段从西南流向东北;由⑤居民点 取近道攀登 M 山时,先穿越山脊再经过河谷,地势起伏很大。
3.⑤居民点到 M 山顶的相对高度 h 的取值范围:400 m≤h<600 m。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均约为3330km,回答下题。
1.图中③点的经度是2.此时北京时间是3.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
A.160°E
B.130°E
C.180°E
D.170°E
E.15点20分
F.2点40分
G.14点20分
H.3点20分
I.8小时
G.16小时
6小时
12小时
参考答案:1. B
2. D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图。根据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即1月初附近,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越往北昼越短,判断图示晨昏线为晨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判断①的经度是160°E;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均约为3330km,确定①点与②③的经度差为30°;
1.计算③点的经度:①点的经度减30°。
2.根据①(160°E)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即地方时为6时,计算北京时间(120°E)=6时-2小时40分;选D项。
3.根据④地此时的地方时即为当地的日出时间;根据①地地方时6时,计算④地地方时为8时;再根据当地日出时间8时,确定昼长8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后完成12~14题:
【小题1】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陡崖高于b处
B.a处陡崖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上
C.b处陡崖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上
D.b处陡崖相对高度在30米以上
【小题2】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A.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B.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
C.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
D.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
【小题3】为了防止陡崖处山体滑坡,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①植树造林 ②修筑梯田 ③控制水流量 ④整修加固裸露岩体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a处陡崖高度为[20,30 )米,b处陡崖为[30,40)米,所以b处陡崖高;a处陡崖的相对高度为[10,30 )米,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40 )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高速公路经过鞍部,地势低,工程量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为了防止陡崖处山体滑坡,应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如植树造林和整修加固裸露岩体。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