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能够正确描述地球自转的是
A.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自转的周期是1年
C.不同纬度的自转线速度相同
D.自转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A选项,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B选项,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公转周期为一年;C选项,不同纬度的自转线速度不同,但角速度相同。所以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指出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同一日期的是 (? )

A.A和B
B.B和C
C.B和D
D.C和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图晨昏线过极点,即与经线重合,故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B图自转方向呈逆时针为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C图自转方向显示为南半球,图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D图自转方向显示为南半球,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是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分布的基本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某经线上点F,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Q1、Q2是F点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回答题。
1.若Q1、Q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θ 、ω之差小于12°时,F点的纬度范围是2.若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F点的地方时是世界标准时,则北京时间为
A.3°N—3°S
B.6°N—6°S
C.3°N—17. 5°N
D.6°S—17.5°S
E.6点或18点
F.7点或19点
G.8点或20点
H.12点或20点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难度较大,若Q1、Q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θ、ω之差为0°时,F点的纬度为赤道。当角θ、ω之差为12°时,F点的纬度为6°S或6°N。则当角θ、ω之差小于12°时,F点的纬度范围为6°N—6°S。
2.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是某经线上的,说明是正午和24时的阳光,图示地区是极昼地区。由题干“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可推知夏至日这一天Q1、Q2这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分别来自本地的正北方与正南方,这种情况只有极昼地区才会出现。而且太阳高度角角度小的是子夜太阳高度,角度大的则是正午太阳高度。由题文可知“F点的地方时是世界标准时”,则可判断0度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12点,则北京时间为8点或20点。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2)正确理解“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这句话。该地发生极昼,夏至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23.5°),子夜时太阳高度=当地纬度+23.5°-90°。(3)根据本题信息推算当时对应的北京时间:Ql、Q2是F点某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F地有极昼现象,一条光线是正午12:00的光线,一条是24:00点的太阳光线,太阳高度角大的是12:00,小的是24:00点的,Q1大于Q2,也就是Q1时刻,本初子午线为12点,所以北京时间为20点;若本初子午线为0点,所以北京时间为8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该图(虚线表示目标方向,实线表示实际方向)中,表示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应面向运动方向,向右偏。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
① 北半球各地一定昼长夜短?② 北极圈上一定出现极昼现象
③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④ 北极点太阳高度始终大于零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北极圈上出现极昼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夏至日,②错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是夏至日;而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在各地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③错误。
点评: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有时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极昼极夜的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角。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