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有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一半,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还不到5%
B.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线及京杭运河相交
C.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
D.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之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行轨道、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2010年10月29日联合国宣布在全球延缓实施“地球工程”。回答问题。1.“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哪种环境问题恶化的趋势2.依据整体性原理,联合国延缓实施“地球工程”的理由不可能是
A.大气污染
B.湿地丧失
C.物种灭绝
D.全球变暖
E.影响生物多样性
F.增强太阳辐射强度
G.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
H.增强自然灾害风险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据题目“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行轨道、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可知“反光板”“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都是削弱太阳辐射的措施,削弱太阳辐射主要是遏制全球环境变暖?,故选D。
2.因为“地球工程”是削弱太阳辐射的措施,会影响气温,从而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增强自然灾害风险。但不会增强太阳辐射强度。故选B。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全球变暖、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组难度系数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题目信息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削弱太阳辐射的措施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是家用电器排放的
B、主要原因是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
C、气候异常造成
D、主要是自然因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矿产资源
B.生物资源
C.水资源
D.土地资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只有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东南某地的地形地质图,该区域石灰岩广布。分析完成下题。
1.P站水量比Q站明显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QP之间2.该区域土地不合理利用易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蒸发旺盛
B.下渗量大
C.灌溉引水多
D.降水量减少
E.海平面上升
F.水土流失
G.土地盐碱化
H.旱涝频发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1.在PQ之间有一断层,石灰岩分布广泛,所以在断层处可能有很多裂隙、洞穴,渗水极为严重,故P处水量明显小于Q地。
2.我国东南部地区降水丰富,在有起伏地区对地表侵蚀严重,水土流失强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