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我国古书曾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题。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耀斑
B.X射线
C.紫外线
D.黑子
E.光球层
F.色球层
G.日冕层
H.内部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资料中记载的“黑气”是太阳黑子,它比太阳表面温度低,在太阳表面形成暗斑,看起来象是太阳变黑了一块。选D正确。
2.太阳黑子主要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色球层发生的是耀斑,是太阳增亮的现象;日冕层发生的是太阳风。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大气及太阳活动标志。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2.为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坑口电站”适用于3.西电东送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E.①输送线路
F.②输送线路
G.③输送线路
H.三条输送线路均可
I.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G.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
参考答案:1. D
2. A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上可以明看出线路①是西电东送的北线,输送的是火电;线路②是属于西气东输,向东输送的是天然气。③输送线路是西电东送的北线,输送是红水河一带的水电。故选D
2.“坑口电站”主要是为解决山西的晋煤外运而采用的一种方案,故选A
3.西电东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考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状况的理解,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净初级生产量指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能量。图12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随气温变化图,图13为净初级生产量随雨量变化图。完成以下问题。
1.仅考虑气温的影响,净初级生产量2.下列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均值最大的是
A.随气温升高而增加
B.随气温升高而减少
C.最大值约在25℃
D.随气温升高先增后减
E.温带沼泽湿地
F.针叶林
G.中纬度草地
H.荒漠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从图12中可以看出,仅考虑气温的影响,净初级生产量随气温升高先增后减。
2.从图13中可以看出,净初级生产量随湿度升高而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
[? ]
A.谷物总产量下降
B.农业劳动力减少
C.谷物需求量减少
D.谷物单产下降
2、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 ]
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D.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结构
参考答案:1、A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关于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是家用电器排放的
B、主要原因是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
C、气候异常造成
D、主要是自然因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