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B.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轻 C.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 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在我国西北河西走廊有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像蜂巢一样。花岗岩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蜂巢”是侵蚀作用的结果,西北地区降水少,流水的侵蚀作用微弱;海拔低,没有冰川分布;而地表物质疏松,风力大,所以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故选B。
小题2:因有沉积岩分布,且花岗岩侵入到其中,所以先经过沉积,然后岩浆侵入;又因花岗岩出露地表,所以该地又经过了地壳抬升,然后又经过了外力侵蚀。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34~35题。
【小题1】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小题2】甲处地质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①水平挤压 ②水平拉伸 ③地壳上升
④地壳下降 ⑤外力侵蚀 ⑥外力沉积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成因。
【小题1】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
【小题2】该地甲处褶皱的形成反映水平挤压力作用;而其顶部缺失反映外力侵蚀的作用,而侵蚀反映该地区地势较高,故推断该地区经历了地壳上升。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质构造判断和地质作用过程判断的一般原理,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示意我国某地景观。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
A.1处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岭
B.2处岩层的断裂和错位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C.3处地形平坦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D.4处岩层发生倾斜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1是背斜;2处岩层的断裂和错位形成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3处地形平坦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4处岩层发生倾斜是岩层受到挤压,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正确的是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已知⑤表示变质作用,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岩石类型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3分)
(2)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1分),属于高温融化作用的是 (1分)。
(3)图中的岩石A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形成位置的不同,又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
和 。(2分)
(4)①和⑦两种地质作用,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是________(填数码)。(1分)
参考答案:
(1)A 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3分)
(2)⑥⑦ ,①②③ (2分)
(3)侵入岩 喷出岩 (2分)
(4)①(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所以A为岩浆岩;根据题意⑤为变质作用,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可形成变质岩,C为变质岩;根据岩石分类可知,B为沉积岩。
(2)地壳物质循环中,岩石只有形成沉积岩时受外力作用影响,B为沉积岩,所以外力作用为⑥⑦;岩石经过高温熔化变成岩浆,高温熔化发生在地球内部,属于高温熔化的为①②③。
(3)A为岩浆岩,有些可以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型岩浆岩,有些侵入到地层,形成侵入型岩浆岩。
(4)①为高温熔化,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⑦为外力作用,能量来自于地球外部。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防灾与减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