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0分)【地理一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月7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
材料二:2013年1月7日至13日全国雾霾日数实况图。

(1)指出雾霾持续日数最多的主要地区。?(6分)
(2)面对雾霾天气,你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2)加强监测与预报,及时发布信息;暂时关停严重污染大气的企业或施工单位;积极寻求产业结构调整,以促进环境好转;鼓励扶持新能源或节能产业;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加强绿化。
	本题解析:此题难度不大,根据全国雾霾日数实况图中信息推断雾霾持续日数最多的主要地区,根据对雾霾天气概念的理解,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根据图中图例信息,可知雾霾持续7天为日数最大,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地区。
(2)对雾霾天气的防治主要从监测预报,污染企业治理,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方面采取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
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
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
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热带雨林的破坏加剧了全球变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地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4年2月22日前后几天,雾霾天气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据有有关监测显示,在此期间,北京、河北、山东等多地空气中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严重超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自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及挥发性有机物等,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影响。
(1)试分析此次多地PM2.5指数严重超标的原因。(4分)
(2) 针对目前状况,在个人以及政府层面,你对防范该天气有什么建议?(6分)
 
	参考答案:
(1)雾霾时间长,大气较稳定,污染颗粒物不易扩散;降水少,空气干燥,扬尘多,颗粒物难以沉降;(北方)冬季取暖燃煤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颗粒物排放量大等。(4分)
(2)个人方面:雾霾天,尽量减少外出,外出要佩戴真正放pm2.5口罩;大雾天不能晨练。
政府层面:①是要控制源头,不能在城市上风向建大气污染重的企业,要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②是要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治理,做到少排放废气;③是提倡使用天然气、水电、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尽量少使用煤炭、重油和废料等污染重的燃料;④是要发展公共交通,减少车流量,提高机动车辆污染排放标准;⑤合理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答其中三点给6分)
	本题解析:
(1)从材料分析,此次雾霾时间长,表明大气稳定,污染颗粒物不易扩散,所以积累较多;降水少,空气干燥,扬尘多,积累尘埃物质多;北京、河北、山东等地位于我国北方,冬季取暖燃煤多,排放颗粒物多;车辆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颗粒物排放量大。因此空气中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
(2)从个人能做到的行为去分析,如雾霾天,尽量减少外出,外出要佩戴真正放pm2.5口罩;大雾天不能晨练等,进而减少对可入肺颗粒物的吸收。从政府方面分析,应立足如何减少排放。如:控制源头,不能在城市上风向建大气污染重的企业,要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治理,做到少排放废气;提倡使用天然气、水电、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尽量少使用煤炭、重油和废料等污染重的燃料,进而减少排放;发展公共交通,减少车流量,提高机动车辆污染排放标准,进而减少排放;合理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减少排放,增加吸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9~11题。

小题1: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寒潮、酸雨
B.酸雨、水土流失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