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有关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及其对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会导致各地蒸发量增加,从而使海平面下降
B.全球变暖只会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不会产生影响
C.应对全球变暖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是重要措施之一
D.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量是应对全球变暖的唯一措施
2、综合题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2010年11月29日在墨西哥的著名国际海滨城市——坎昆开幕,本次会议将再次聚焦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材料一:2009年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量的数量分布图
材料二:墨西哥简图和城市气候资料统计表


(1)世界碳排放量的消费量大于生产量的前三位国家或地区是_______、________和欧盟。
(2)图中甲地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自然带将可能向_____(北或南)扩展。
(3)结合材料二,对比墨西哥城和坎昆的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影响因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墨西哥大力发展石化工业,试分析其区位优势条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坎昆气候大会上,中国近几年来“节能减排”的成效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 。我国在控制CO2排
? 放量,实施低碳经济方面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图中O点为1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34°N,109°E)向正西偏531 km,向正北偏448 km。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从O点移到P1点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B.重心从O点移到P2点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C.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D.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4、综合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下图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

(1)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太阳黑子增多
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
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CO2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