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1990年代始,印尼经济快速发展,但环境问题随之凸显,其中又以空气污染最为严重。自90年代末期迄今,空气污染问题不仅影响航海与航空运输,也损害居民的健康。此外,烟霾常随著盛行风吹往北方,致使邻近国家亦深受空气污染之苦。回答问题。1.印尼(特别是苏门答腊岛)的空气污染灾害,在下列哪些月份对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影响最大2.当苏门答腊发生严重空气污染,通过下列哪个国际海峡的船只,必须有导航设备才可航行
A.4-5月
B.6-9月
C.10-11月
D.12-翌年3月
E.巴士海峡
F.巽他海峡
G.对马海峡
H.马六甲海峡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东南亚。
1.北半球每年的夏半年,风带和气压带北移,东南信风会越过赤道影响赤道以北的新加坡;
2.马六甲海峡位于污染范围内,所以必须有导航设备导航才能够安全通过。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防治荒漠化内容的是
A.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退化
C.遵循以“治理为主,预防为辅”的方针
D.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长江流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7分)

(1)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2)描述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3分)
(3)三峡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工程首要的功能是?。
参考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
(2)?流量大、流速快、无冰期、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任答3点)?(3分)
(3)?水量丰富?、 ?落差大?、 ?防洪
本题解析:(1)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25°--35°的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2)河流的水文特征应从河流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含沙量、流速和水能资源等方面分析,注意与该河流流域的实际相结合。(3)河流水能资源主要从河流流量和河流落差两方面分析。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多发,故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功能。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区域地理的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气候分布的基本规律、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分析思维和水能资源的主要影响因素等基本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注意分析的完整性。
本题难度:一般
4、多选题 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植被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根据下图和资料回答问题:(13分)

(1)上图所示范围的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A、B、C三大部分,其中A属于____ 高原,B属于____平原,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B属于________ ,C属于____ 山地。
(2)关于图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选择填空)。
①河流径流量大?②水流湍急?③有结冰期?④有凌汛现象?⑤水位季节变化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⑤
(3)简述图中的山脉C自然地理意义。
(4)图示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参考答案:(1)黄土 渭河?地堑 秦岭(4分)
(2)D (2分)
(3)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1月0 ℃等温线(无1月不给分);
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
界线以北以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以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3分)
(4) 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等。(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综合分析。(1)结合图示西安、咸阳等城市的分布判断,中部为渭河谷地,其北部为黄土高原;南部为秦岭。(2)图示河流为渭河,位于秦岭以北,故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较少,河流流量较小,但流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河流流经渭河平原,故流速较慢,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在0°C以下,故河流有冰期。(3)C山脉为秦岭,其自然地理意义主要从气候(降水、气温、气候类型)、地形、土壤、河流、植被到呢个方面分析。(4)图示地区主要为黄土高原,故水土流水严重,其治理措施主要从水土流水形成的人为原因角度分析,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