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①位于湟水谷地 B.②位于成都平原 C.③位于黄土高原 D.④位于云贵高原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结合四地的气候资料,①夏季气温最低,为青藏高原上的拉萨。③冬季温度最高,夏季气温较低的是位于云贵高原的昆明。②冬季温度在0°C以上,为四川盆地的成都。④冬季温带在0°C以下,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陕西省会西安。
小题2: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结合四地的气候资料,①夏季气温最低,为青藏高原上的拉萨。③冬季温度最高,夏季气温较低的是位于云贵高原的昆明。②冬季温度在0°C以上,为四川盆地的成都。④冬季温带在0°C以下,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陕西省会西安。
小题3:改革开放后,四川省的人口数量变化最大。主要是由于重庆直辖市的设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所示山地均为“世界遗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地2.图中各景区旅游活动的规模与旅游环境容量的关系是
A.①为华山
B.②③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C.④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D.⑤⑥属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E.旅游活动规模不受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
F.旅游活动规模应小于旅游极限容量
G.旅游活动规模应小于旅游合理容量
H.旅游活动规模决定旅游环境容量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看①五台山②泰山③黄山④庐山⑤武夷山⑥峨眉山,A错。中国的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泰山,黄山,庐山国家公园,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武夷山。B对。庐山是地堑,不是喀斯特地貌,C错;中国四大佛教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D错。
2.旅游活动规模大小是旅游规划的重要部分,规模设置得太小影响旅游区经济收入,规模过大会破坏旅游资源,规模大小应与合理容量相一致。绝对不能大于极限容量,否则会带来不可恢复地破坏。
ACD错,B对。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旅游资源、旅游规划之旅游容量设置。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回答问题。
小题1: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小题2: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 )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小题3:下列关于我国IT产业发展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
B.B.高层次承接新一轮全球IT产业转移
C.产业高度集聚,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
D.增加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小题1:环渤海地区临近韩国,承接了韩国工厂产业的转移。
小题2:c环节位于金字塔顶端,为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掌握,应当是附加值最高的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小题3:IT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廉价劳动力不是该产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故A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小题2:有关森林的砍伐导致的环境变化,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物种资源减少
B.水土流失加重
C.全球变暖
D.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储量增加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
小题1:“三北”防护林主要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的荒漠化扩展,故其主要功能为防风固沙。
小题2:森林减少,则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则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储量减少。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 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读图回答1-2 题。
1.图中反映出国际飞机制造业的?
[? ]
A.集聚现象?
B.科技与信息联系?
C.产业升级现象?
D.产业转移现象
2.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
①增大就业压力?②加快工业化进程?③促进技术创新? ④改变能源政策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