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A.a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小于b区域 B.b区域受蒙古高压控制 C.c区域白昼时间比b区域短 D.c区域附近有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60°N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0°,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则亚欧大陆较同纬度的海洋上气温较低,等温线应“凸高为低”,说明等温线应向气温较高的低纬地区(向南凸),故A错误;北半球冬季南极应为气温最高季节,故B错误;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受南亚东北季风影响,北印度洋洋流应自东向西流,故C错误;北半球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亚欧大陆上应较同纬度的海洋气温较低,故形成冷高压控制,图中两条曲线呈负相关,故D正确。
【小题2】读图可知,a所穿的区域为北美洲,b所穿的区域为北大西洋,c所穿的为亚欧大陆,abc位于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昼长相等,故A、B错误;由上题可知,此时为冬季,在大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故C错误D正确。
【小题3】d所穿区域为亚欧大陆北部,以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植被为针叶林,故A错误;e所穿区域为太平洋北部,故B错误;f所穿区域为北美洲北部,人口稀少,故C错误;d所穿区域为亚欧大陆北部,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且结冰期长,易形成凌汛,故D正确。
考点:区域世界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表示四种气候类型的月均温和年降水量状况,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当丁气候类型处于少雨季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中海沿岸多雨
B.中国江淮流域正值伏早天气
C.青藏高原景区正值旅游旺季
D.我国江南地区桃红柳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丁气候类型最地低月气温在0℃以下,应为温带气候类型;降水量在300—900之间,故丁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少雨季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地中海沿海为多雨季节。江淮流域伏旱天气和青藏高原旅游旺季为我国夏季。江南地区桃红柳绿为春季。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汉中地区是“中国最北缘柑橘生产基地”,气候温暖湿润,享有“橘乡”之美称。
材料二 不同地区存在不同水资源状况。汉中地区降水丰富,水土流失严重,“石坎梯地”(甲图)是汉中地区山区坡耕地整治常采用的一种模式。新疆水资源短缺,但冬季积雪较丰富,开发较少。
(1)据材料一,从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汉中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的原因。(10分)
(2)简述“石坎梯地”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6分)
(3)为了缓解新疆的缺水问题,有人提出将冬季的降雪加以利用,转化成为水资源,对此你持何态度,请说明你的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共10分) 汉中地区位于秦岭南面,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北部有山地天然屏障,冷空气不易侵入,受冷空气影响小(2分);地处河谷,地势低,热量不易扩散,气温较高(2分);东南走向的谷地,有利于暖湿气流(东南季风)进入(2分),在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2分)。
(2)(共6分) 石坎梯地可以有效拦截雨水(2分);滞缓径流,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增加下渗(2分);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2分)。
(3)(共8分) 支持(2分)新疆气候干旱,河川径流少,水资源短缺;新疆冬季降雪丰富;将积雪转化为水可以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状况,满足生产生活用水;有利于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理由合理即可,任答三点得6分,只回答观点,不说理由,观点不给分)
反对(2分)将积雪直接融化成水,水量减少很大;积雪融化后,经下渗和蒸发,被利用的很少;积雪比较分散,收集难度大,成本高;人为收集积雪会使局部地区水循环(如蒸发、下渗等)减弱,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理由合理即可,任答三点得6分,只回答观点,不说理由,观点不给分)
本题解析:
(1)气候温暖湿润要从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来分析。题目要求从位置和地形来分析成因。从位置来分析汉中位于35°N以南的地区,当地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从地形来分析,汉中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冬季会阻挡冷空气南下,故当地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冬季气温不会很低;该地处在汉江沿岸,在河谷地带气流不畅,且地势低,气温较高,热量不易散失;而且该处河谷的走向为东西走向,这样从海洋过来的暖湿气流容易进入,且在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当地较湿润。
(2)从图中可以看出“石坎梯地”相当于在梯田边加的一些石坎,这些石坎相当于是梯田的分界线,材料中提到石坎能整治水土流失。故起到的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拦截坡面地表径流,使坡面地表径流减速,这样增加了下渗环节,使地下径流增加,而地表径流减少。
(3)该题为开放型题目,答题时既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若赞成就从冬季积雪转化为水资源带来的有利方面以及需要这样转化的原因来答题。若反对就从就从冬季积雪转化为水资源带来的不利方面以及转化遇到的问题来答题。由于新疆位于我内陆地区,常年降水稀少,极为缺水,其生产生活极为缺水,该地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为水资源短缺,而该地降雪多,可以采取该措施。但由于该地沙漠广布,这样转化来的水资源大量蒸发、下渗,使得转化来的水资源较少,导致成本高、收益少。
考点:气候成因的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及新疆水资源利用问题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能够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有( )
①地中海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沙漠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到40°之间大陆西岸地区,冬夏季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到20°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到30°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到60°之间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考点: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甲中B岛气候类型为 ,此种气候在该大陆的东南部也有分布,其形成的原因是 。(2分)
(2)图甲中字母A处附近岛屿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该岛按成因分类属于 ,请从游览价值,地域组合,集群状况等方面对该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4分)
(3)读图乙,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4分)
(4)图甲中阴影区域C降水较少,但地下水资源丰富,该地有利于存储地下水资源的地质构造是 ,其地下水的补给区主要位于 。(2分)
参考答案:
(1)温带海洋气候(1分)常年盛行西风,带来丰富的水汽;(1分)
(2)珊瑚岛(1分)该地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具有很高的美学和科学价值;该地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情况好;该地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好(每点1分,共3分)
(3)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1分)
原因:(每点一分,共3分,合理即可)
①东南沿海气候条件好,海洋气候为主,适于人类居住
②东南沿海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③英国殖民者最早开发,建立城市的地方
(4)向斜(1分);大分水岭东坡(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岛的塔斯马尼亚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原因是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2)A是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由珊瑚组成的珊瑚岛。旅游价值包括游览价值、美学和科学价值、集群状况等。
(3)从地形、气候、交通、开发历史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4)澳大利亚的中部是大向斜盆地,具有储水的功能,所以地下水丰富,水源的补给来自东部的大分水岭。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生态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