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根据所学知识,读南亚地区图,回答下面题
1.关于南亚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2.我国春节期间,印度
A.北部为印度河和恒河平原
B.中部为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
C.德干高原的东西两侧有东高止山和西高止山
D.德干高原地势高峻
E.盛行西南季风
F.盛行西北季风
G.盛行东南季风
H.盛行东北季风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南亚的地形。印度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古老低矮的德干高原。德干高原的东西两侧有东高止山和西高止山。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我国春节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南亚吹东北季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洞庭湖面积日渐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入湖河流上游森林被伐,泥沙带入湖中淤积
B.入湖的河流水量较少
C.洞庭湖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D.大量抽水灌溉农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洞庭湖为外流湖,目前我国主要的外流湖面积缩小主要受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的影响,故A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湖泊的主要类型,并能结合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对湖泊水量的影响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产业转移对移出国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③加剧了环境问题④提高了失业率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16分)

(1)乙国的地势特点是?,判断理由是?。(4分)
(2)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6分)
(3)试简述图中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分析由此而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
参考答案:
(1)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低)?(2分)?
(大多数)河流自东(东南)向西(西北)流(2分)
(2)甲国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大于乙国(2分)。
甲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地处中亚),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大陆性强分;夏季气温高于乙国(同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于乙国(同纬度地区)?(2分)
所以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国。
甲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多晴天(云量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
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小,气温低(2分),
所以,甲国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国。?
(3)M河(锡尔河)以冰雪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1分)为主;N河(塞纳河)以雨水补给为主(1分)。
M河河流水量小(1分);一年有两次汛期即春汛和夏汛(或答水位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明显)(1分)。?
(由于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N河河流水量大(1分);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无明显汛期)(1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乙国是法国。图中大多数河流自东或东南流向西或西北方向,所以该国的地势东高西低或东南高西北低。
(2)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国是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属于中亚,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气温高于乙国同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于乙国同纬度地区。所以气温年较差甲国大于乙国。
甲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多晴天,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小,气温低。所以,甲国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国。?
(3)读图,M河是锡尔河,以冰雪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M河河流水量小,一年有两次汛期即春汛和夏汛,水位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明显。
N河是塞纳河,以雨水补给为主。由于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N河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无明显汛期。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特征。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的差异是地理环境的差异,由于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不同,所以不同区域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区域的划分则是人们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指标和方法进行划分的。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