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二)
A.地中海气候区域进入雨季 B.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正值汛期 C.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极附近出现极昼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3分)
(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___?,原因有_______________。(3分)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4分)
(4)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
(1)东部多,西部少?地形?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2)四川盆地?阴雨、雾天多
(3)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不可行?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根据我国沿30°N附近的地形剖面图中的降水量分布特征分析:东部地区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显著;西部地区距离海洋远,地势高,受夏季风影响小,所以东部降水量大,西部降水量小。
(2)剖面线上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最强,四川盆地因为是盆地地形,阴雨、雾天多,云量多,所以太阳辐射最弱。所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四川盆地。
(3)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本题不可以回答自然条件。
(4)水稻的生长条件需要高温多雨,而拉萨河谷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本题可以从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方面回答如何使种植水稻布局合理。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的分布;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甲为黄土高原上某一地区示意图,图乙为华北平原上某一地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黄土高原上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是什么?(6分)
(2)若图乙中b,c,d三处为农业规划用地,则?处宜建设以生产蔬菜为主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理由是?。(4分)
参考答案:(1)水土流失,?人为原因是:轮荒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等。
(2)d?位于郊区,地价便宜,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主要的人为原因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的具体方面分析。(2)绿色食品生产应布局于河流上游,水质好,靠近市场,便于销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两区域图,读图完成问题。(双选)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南温带? B.乙地位于西半球?
C.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 D.甲、乙两地均位于流域分水岭
(2)甲、乙两地相似的地理环境特征有
A.海拔高于四周? B.气候较周边地区凉爽? C.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D.植被以草原为主
参考答案:(1)AC (2)CD
本题解析:根据两地的经纬度可以看出.甲位于非洲的南部,乙位于澳大利亚的中东部,都是热带草原气候,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的热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