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与地图》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十)
A.中国地图 B.浙江地图 C.湖州地图 D.学校地图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图幅大小相同的多幅图比较,若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也一致,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若等高线疏密一致,比例尺相同,则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据图可知:甲、丙等高线较乙、丁密集,说明甲、丙坡度大,甲、丙中比例尺相同,但丙等高距较大,所以坡度较大,故本题选C。
【小题2】 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1:60000=20/实际距离。则实际距离=20×60000=1200000厘米,即12千米,对照选项,中国、浙江、湖州面积都大于12×12千米,采用该图相同比例尺,不可能在图纸上完整绘制,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3分)
(2)AB河段的河流流向为 。 C处陡崖的相对高度是 。(4分)
(3)在图中画出可能发育的河流,并标注流向。(2分)
(4)当地拟在A、B两处中选择一处修建水库,试比较AB两处的建坝条件。(3分)
(5)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图示区域中间属盆地地形(1分)周围有山地(1分)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1分)。
(2)先由北向南,(1分)再向东南。(1分) 400≤H<800(2分)
(3)略(2分)
(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注:此题最多给3分)
(5)丁处(1分)。原因: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1分)该处的山体坡度较陡(1分),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
本题解析:
(1)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中间低,周边高,500米以上为山地地形,中间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
(2)根据指向标建立坐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以得到河流流向为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C处陡崖的相对高度是400≤H<800。
(3)河流发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4)大坝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型”的洼地,或小盆地。也就是什么所谓的口窄肚大的地区,口窄工程量较小,肚大,蓄水量大。除此以外,还要避开地质断裂带。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
(5)丁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
考点:主要考查了等高线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图中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及等高线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图分析,此图为30°附近某地等高线图,A、B位于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已知A处筑港水域自然条件优于B处,据此回答下面3题:
1.该河上游补给水源主要是2.试判断C处盐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3.若此海洋为太平洋,则此处附近的洋流名称是
A.地下水
B.湖泊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高山冰雪融水
E.1月
F.2月
G.6 月
H.7月
I.巴西暖流
G.日本暖流
秘鲁寒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参考答案:1. D
2. D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
1.根据A、B位于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已知A处筑港水域自然条件优于B处,判断图示河流水流都向A岸冲刷,故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判断位于南半球,故图示河流位于南纬30°以北,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故河流的主要补给为冰川融水。
2.图示C处盐度最大值应出现在河流流量最小时,为当地的冬季,为7月。
3.若该地区位于太平洋,则该地区位于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大洋东岸,为秘鲁寒流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所示是日本1月等温线分布图,使图中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有 ( ) 
A.纬度和冬季风
B.海陆分布和冬季风
C.海陆分布和洋流
D.洋流和季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北半球1月份为冬季,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使陆地等温线向南(低纬)弯曲,所以海陆分布影响了等温线的分布;日本群岛东侧的太平洋洋面有日本暖流,北半球的暖流使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综上,影响因素为C。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生产活动与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