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为了更好地采光,必须要有合理的楼间距。楼间距的大小通常和当地一年中最小太阳高度角决定。
【小题2】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近。按照这个原则,我们可以根据楼间距的大小判断出纬度由高到低分别是①④③②。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 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上一次观察到此种现象的时间大约是
[? ]
A、公元前39年
B、公元前17年
C、公元48年
D、公元17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二分二至日图”,回答问题: (10分)
(1)(3分)当地球运行到C点时,地球的位置接近 (近日点或远日点),公转速度 (快或慢),这时福州处于 (季节)。
(2)(2分)B—C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南或北)半球,并且正向 (南或北)移动。
(3)(2分)我国国庆节期间,地球正由公转轨道上 (填字母)移至 (填字母)的过程中。
(4)(3分)当地球运行到D点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该日,北京(40°N左右)正午太阳高度是 ,福州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近日点 快 冬季
(2) 南 南
(3) B C
(4) 赤道 50° 昼夜平分 (每空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利用直射点的位置判断:A表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C表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则B表示秋分日;D表示春分日;
(1)C点表示冬至日,接近于近日点;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此时福州为冬季;
(2)B—C表示从秋分到冬至,故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
(3)国庆节(10月1日),故地球公转处于秋分B—冬至C之间;
(4)当太阳运行到D位置,表示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由于太阳直射赤道,故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图中,新的一天的范围是( )
A.90°W-0°
B.90°E-90°W
C.180°-0°
D.90°E-180°
【小题2】若图示日期后,图中的白昼范围缩小,则该日期最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相邻日期分界线有两条,即180度经线和0点经线。从图中信息可知,180度经线为6点,所以0点经线为90°E,故而新一天的范围为90°E-180°。D正确。
【小题2】据图可知,该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秋分;若图中的白昼范围缩小,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此日为秋分,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地球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12分)
(1)此图所示日期是 (写出月、日)前后。
(2)图中C点位于 (晨线或昏线)上。
(3)此刻A点地方时是 时,D点的昼长是 小时。
(4)此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到 (近或远) 日点附近。
(5)图中A、B、c、D四点按照正午太阳高度 从大到小排序为 。
参考答案:
(1)12月22日(或l2月21日) (2分)
(2)晨线 (2分)
(3)12 (2分)
12 (2分)
(4)近 (2分)
(5)ADBC (2分)
本题解析:
(1)图示分析可知,北极圈内完全极夜,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
(2)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及昼夜分布综合分析可知,C点位于晨线上;
(3)经计算可知,A点的地方时为12时,D点位于赤道上,昼长为12小时。
(4)此日期接近1月初,位于近日点附近;
(5)此日期,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考点 :太阳光照图判别、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分析
点评 :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 | |